Page 44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44
丁桐源
( 前福邦證券董事長;
前萬通銀行常董兼總經理 )
書館,回想當時的生活處境,真覺 年我參加第二屆全國 春,因為家境清寒困苦,大學生
得有點兒唏噓。 1956大專院校聯招,考進 活除努力用功外,其實是非常貧乏
母校「省立法商學院」時,全國只 的。儘管考上大學那年,我家大門
我們專修班同學來自四面八方,
最大到最小年齡相差大約十歲,不 有七所大專院校。因在校初高中 外牆和北港媽祖廟「朝天宮」前也
過因為背景相似,大家感情都很緊 時,每次國語演講比賽、英文背誦 貼出道賀大紅紙。然而「上榜歡樂
密,都能相互照顧,很像親兄弟 比賽都得第一名,加上高中三年期 是一時的,緊接著愁苦來了。」因
一樣,至今每年還有十多人固定聚 間英文科蘇秉照恩師 ( 曾任巴拿馬 當時社會沒有「銀行學貸」,家父
會。 等國大使 ) 的鼓勵,我立定志向要 為了實現我的求學夢想,切盼我將
努力考取外交官。或因是上天的安 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他只
畢業之後,同學們參加高等考試 排,只以些微分數之差,未考上第 好變賣了家中唯一的動產「一部腳
分發工作。我不太知道是不是因為 一志願台大政治學系,而考進母校 踏車」400 元,讓我北上辦理註冊
政府放水,還是大家真的很用功, 行政學系。熟料,1957 年臺北市 和生活費用;迄今 63 年來父親在
我們那屆畢業生一半通過考試,還 長選舉有同學被派往擔任監票員, 嘉義火車站揮別相送的身影,永遠
有許多人都投身教育第一線,後來 傳有作票爭議,遂引暴校園內鬧學 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來到臺北後,
政府推動義務教育,一大半都當了 潮,父親擔心我安全和將來出路, 因為沒有錢能搭學校伙食團,每到
國中校長。 即命我要轉系學商,畢業後較容易 中午用餐時間,我總要走到離校區
1955 年,行政專修班和地方行 謀職。故大二轉入經濟學系就讀, 很遠的小吃店買一碗半白飯、小碗
政專科學校合併,成為「省立法商 這是我一生中最關鍵性的轉折。 魚丸湯,再拿出母親特別為我製作
學院」,開放專班同學返校補修學 雖未能邁向外交途報效國家,卻 的蔥豬油拌飯果腹,為的是不想被
分、取得學位,我們又回學校進 有機緣在金融業界54年的生涯裡, 其他同學看到取笑。
修。只可惜,因為大家都已經開始 出類拔萃展露才華。於 1991 年為 當年母校沒有學生宿舍,加上我
工作,只能利用晚上或周末上課, 我國金融自由化、國際化樹立了新 也沒錢,就在合江街學校鄰近租
整體氣氛就沒有以前好,上課也沒 里程埤,開創第一家新民營銀行, 房。其實租的不是寢室而是房東大
有那麼積極了。 即「萬通銀行」的誕生。此外,國 廳神桌前一小塊空間,很乾淨月租
法商學院後來成為中興大學,現 內發生三次金融危機,我都受邀参 金 20 元。約住了三個月後,有天
在又改為臺北大學,我沒有去過三 贊獻策救市。這三次都很成功穩定 一個故鄉的朋友來看我,他直言
峽校區,只有搭車經過高速公路時 了金融股匯市場。我常以母校校友 「我不能睡在這裡,那只有往生的
看到,再來就是每個月看《校訊》 為榮,處處為母校爭光,也榮獲毋 人才暫時安置在大廳」,他盛情邀
知道學校發展,我感覺是一所進步 校 2002 年第二屆傑出校友企業經 我搬到和平東路三段安東市場附近
成長的學校,希望將來有更多同學 營獎,這要感恩歸功於母校的育成 的「華僑新村」與他同住,也教我
都能服務社會。 教導和培植。 沖洗影片技術;他受僱住宿在那裡
沖洗彩色影片,但不久他被徵調去
我不同於一般人盡情享受熱血青
服役、我也學會沖洗影片技術了。
44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4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