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46
李尹緒瑛
( 臺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董事長 )
我 在 1957 年進入法商學院社會 山東人,不太能吃辣,但為了要多 好自備燈泡,並把燈泡藏在講桌底
吃一點飯,只能學著吃辣椒配飯。
系,當時從臺中北上報到,
下,還好學校也沒追討電費。我先
對學校的第一眼印象就是「這哪裡 白天沒吃飽,晚上肚子餓,只能到 生大三就通過司法官和律師考試,
像個大學?」對比我在臺中女中的 廚房去要些「鍋巴」,再拿天主教 後來又留校擔任助教,很受師長器
漂亮校舍,當時法商學院非常簡 同學從教堂中帶回來的美援黃油油 重。
陋,讓人很失望,還好開始上課以 炸當宵夜;至於沒有鍋巴可吃的時 法商學院 1961 年和臺中農學院
後就發現:原來大學的價值不在校 候,我們就一起唱歌,唱到累了自 合併為省立中興大學,合併之前,
舍而在大師。 然睡著。
有份類似雙方議定書的文件,需
當年我們的老師陣容真的很堅 大概因為每天三餐的油脂不夠, 要各方代表簽章,我可是法商的學
強,印象很深刻是葉楚生老師, 吃完飯後常常覺得沒有飽足感,有 生代表喔!不過我沒有印章可蓋,
她是教育部國教司長來學校兼課, 點兒錢的時候,我會去學校附近街 為此還特別統一刻了一個章。那時
人很嬌小,總是綁兩條辮子再盤到 上買些「花生糖」,一塊錢大概 同學們知道學校要升格大學都很開
頭上,真是漂亮極了;她的先生鄭 可以買十小塊糖。當時沒有什麼包 心,畢竟「大學」的 title( 頭銜 ) 總
茂根也是我們系上老師。而最難忘 裝,老闆就隨便拿張紙包起來,今 是比較好聽,而我雖然因為畢業在
的則是大二暑假和陳國鈞老師一起 天看來可能不太衛生,不過當時真 即,沒能真正過一天「大學」生活,
到阿里山達邦村進行「山地社會調 是太滿足了。 但因為當時畢業證書要送到教育部
查」,我們大家很開心跟著老師搭 不同於現在考大學有很多選擇, 核章,畢業後要等很久才能領取,
汽車、轉火車上山訪問,沒想到 那個時候全臺灣大學和學院很少, 所以最後也拿到了大學證書。
要下山的時候,竟然遇上了八七水 能考上法商的真的都很優秀,因此 2000 年學校改制臺北大學並遷
災,鐵公路完全中斷,只得一路背 學校整體氣氛很好。不光只是念 往三峽發展,首任李建興校長對外
著行李走下山。
書,校園內也有很多活動,合唱 徵求大樹。我和先生看到消息,也
回想那段徒步下山的路程,我們 團、戲劇社、辯論賽等都蠻熱鬧 希望將我們家院子一棵三、四層樓
從清晨天微亮就開始走,到了嘉義 的,我代表學校參加辯論賽,和師 高的椰子樹捐給學校,無奈後來經
市區已經是萬家燈火,整整走了一 大、政大同臺競技抱回冠軍,後來 過總務人員評估,如果出動吊車運
整天,我想,大概全臺灣 2300 萬 又擔任女青年聯誼會長 ... 那個時 送費用過高,只得作罷。還好後來
人中,沒有幾個人像我們這樣走過 候雖然物質生活很差,但精神生活 我們復興中小學校舍改建,道路旁
吧! 真的是很充實。 一排椰子樹,真的成功遷移到了三
峽校區,我不知道那些樹後來種在
在法商求學的那段日子,從今天 當時學校環境差,然而同學們大
的眼光來看真的很苦。我們一個 多都很努力用功。我的先生李志鵬 哪裡,但能有這段淵源,真的很高
月伙食費 98 元,三餐都包,不過 就曾說過,那時他們法律系為了準 興。
菜色真的很不好,吃的米都是擺了 備考試,晚上留在學校讀書,但學 和以前相比,現在臺北大學校園
七年的戰備陳米,菜也不多。我是 校為了省錢不提供照明,同學們只 真是好太多了!尤其法律院館落
46
46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