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8

從法商到綜合大學 跨領域精進教學






                 ◎林道通 ( 臺北大學代理校長 )



                  我首先祝福學校, 玉鳩杖首,七十風華,再造高峰。                         後 來 我
                 從法商時代到現在,真的是篳路藍縷。我來到學校並                         也 很 重 視
                 不久,又是理工背景的人,但在這裡受到很多師長的                         USR( 大 學
                 照顧,也從其他前輩學習很多。理工和法商社會科學                         社會責任實
                 背景的學者,研究方法和思維養成差異很大,但為了                         踐 ),這部
                 朝向綜合型大學,法商科系的老師願意再開一扇窗,                         分一開始也
                 接納理工思維,也蠻注重我們的建議,我想這是很好                         因為內部共
                 的改變,如此學校才能成為完整多元的大學。                            識不足,沒
                                                                 有拿到教育
                  回顧過去,雖然擔任代理校長僅短短十個月,但其
                 實從薛富井校長時代,就已經擔任教學發展中心主                          部補助,後
                 任、教務長等行政工作,參與學校招生、教學等業務。                        來決定結合
                                                                 學院特色,
                  我覺得,臺北大學比較是社會科學類的學校,在現                         同時移撥經
                 在臺灣社會環境下,更需要對社會大眾說明學校特色                         費建立 USR 計畫支持系統。其中人文學院從海山計
                 和招生方向。我們學校早期品牌已經很不錯,但期待                         畫出發,社科院方面則結合社會、社工系老師在老人
                 將來在學術、社會地位方面能夠再提升,尤其我更期                         照顧安養、青少年輔導方面的努力,把已經在做的研
                 待未來能有更多更好的研究,在某些特色的學術領域                         究與事工集合起來,現在海山計畫已經和三峽等地方
                 能夠成為台灣及世界的領頭羊。                                  文史相結合,社科院最近更通過教育部前瞻計畫。臺

                  我在代理校長期間,很重視跨領域的研究。其實更                         北大學如果能把這些特色領域都凸顯出來,就能爭取
                 早還在教發中心時候,我們就花很多精力要凝聚老師                         更多跨領域的資源。
                 們對提升教學的重視。記得一開始學校沒有拿到「教                          另外,持續推動學術拔尖計畫,用意也是鼓勵跨領
                 學卓越計畫」,當時薛富井教務長就請侯崇文校長提                         域合作,藉由拔尖計畫打破藩籬,讓各學科能夠跨出
                 撥經費,從自辦「小教卓」開始推動,隔年終於拿到                         去,現在也許成效還有待評估,但這就是一種投資。
                 教育部補助。                                          我一直認為,學校應該要提供老師更多資源,尤其協
                  回想一開始,老師們不覺得計畫對自己教學有幫                          助新進的老師,提供研究、教學協助與經費支援,學
                 助,但後來我們推動教師培力,逐漸累積共識,學校                         校還可以創造更多資深與新進老師互動的機會,幫助
                 在教學卓越計畫方面表現就愈來愈好,更奠定現在高                         年輕老師能延續創新的研究,持續精進。
                 教深耕的基礎。相對理工學校,我們以法商為傳統的                            臺北大學應該以教學與研究為本,像我們過去創造
                 學校資源少很多,感謝很多老師的努力和合作,最重                         很多在社會上有成的傑出校友,無論是政治領導者或
                 要是能夠培養共識。                                       企業菁英,臺北大學對於國家社會的供獻度非常的
                                                                    大,因此學校還是要以把學生教好為第一目標。
                                                                    當然研究不可荒廢,才能對外爭取資源。
                                                                     最後,學校有現在的發展,也要謝謝校友們的
                                                                    支持。校友是學校的重要資產,校友總會一直都
                                                                    很努力,是全臺數一數二團結、活絡的校友會,
                                                                    期待我們未來持續好好與校友們結合,提供學生
                                                                    實習等機會,提升臺北大學教育品質,為社會培
                                                                    育更多人才。






                 8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9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