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地理脉冲》
P. 76

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                          如果研究南明的历史,必然会牵扯到南                                               苏各地也都存在着秦淮八艳的足迹,她们                         八艳之中存在一位拥有平等独立意识的女
          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                        明与后世的文化,这段文化是用生命与情                                                  活跃于江浙地区,洋溢着生命的最可贵点。                        性 —— 柳如是。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好命的
          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                        感描绘的,江苏的文化也是拥有这样的契                                                      秦淮多名妓,最著名的要数秦淮八艳,                      青楼女子,也是受万人瞩目的交际花,她
          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                        机与丰富的社会内涵才能够彰显其价值。                                                  而整个秦淮犹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用尽一生时间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                        3.2 秦淮八艳综述                                                          最杰出的是金陵八艳,紧接着是葛嫩娘之                             秦淮八艳是生活在南明历史暴雨中的孤
          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风雨飘                                               流。整个江南最有才华也最有名气的是秦                         帆,她们抓紧了命运的稻草,却无法改变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                        摇。于是乎,文人的风采与名妓的风流共                                                  淮八艳,她们以才艺会友,并且能够与复                         自己的命运,但她们至少将文化以及品格
          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                        同装扮着这一时代的繁荣,绝顶聪明的妓                                                  社、东林党人谈论政治。其中,她们交往                         留存在江苏的文化发展史上,活出了青楼
          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到追捕。陈圆                        女与放浪形骸的士人一起成为历史上一道                                                  的对象是那个年代文坛的领袖。伴随着历                         女子不平凡的一生。
          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                        美丽哀艳的风景。秦淮八艳也由此应运而                                                  史,她们经历了秦淮由盛转衰的全过程。                         3.3 马湘兰、寇白门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
          历史人物的生命中。秦淮八艳倾国倾城,                        生。这里有帝王将相的刀光剑影,有才子                                                  陈圆圆、顾横波等人移居北京,并且在一                         响
          在南明的时代中,体验到了繁华到衰败的                        佳人的悲欢离合,有美艳绝伦的倩影,更                                                  定程度上引起了历史的变革明朝复社四公                             (1)马湘兰(1548—1604),秦淮八
          全过程,她们用她们的文学、艺术以及语                        有气节非凡的粉黛英雄。她们用自己的美                                                  子,陈贞慧隐居,冒辟疆放浪,方以智出家, 艳之一,生于金陵,自幼不幸沦落风尘,
          言和人生来观察甚至造就了这段南明历史。 丽和生命吟唱出一曲曲壮丽的人格和操守                                                                        侯方域入仕,而钱谦益等江南文坛领袖却                         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
          她们只想要创造艺术,却不可避免地沾染                        的赞歌。    [8]                                                         叛国降清,入朝为官,相较之下,秦淮八                         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
          上了历史的气息。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                                               艳虽是青楼女子,却心系天下,关心国事,                        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
             的确,正如电影《柳如是》的开场白:                      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                                                  拥有较高的民族气节,在反清复明的事业                         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
          “ 作为女人,我生错了时代,但恰恰又生对                      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金陵                                                  上贡献出很大力量。                                  媛书简》中。在王稚登 70 大寿时,马氏集
          了时代 ”。古今中外的人们看待历史,从未                      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帝王将相                                                      名仕爱名妓,两者通过才华和文化相互                      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
          有过像观察青楼女子一样来研究,生活在                        紧连在一起。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                                                  交流,相互倾吐爱意,成为当时的一番佳                         “ 宴饮累月,歌舞达旦 ”,归后一病不起,
          社会底层的人不是不值得尊重,而是我们                        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                                                  话,她们的梦想就是爱情,为了心中的那                         最后强撑沐以礼佛端坐而逝,年 57 岁。                [9]
          需要用心来追求其人的品质力量,追寻其                        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英雄爱                                                  份唯一,她们将生命都给了对方,奈何红                             马湘兰与王稚登的友谊如同墨兰图一
          人生轨迹和历史轨迹。南明的历史是因为                        美女,金陵八艳之艳,可谓艳之极至!清                                                  颜多舛?秦淮八艳在乱世中一路飘零。青                         般,清幽典雅,没有那样的炽烈,更没有
          比较才能够有其价值,秦淮名妓和江南才                        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                                                  楼女子大抵有三种命运,一种是脱籍从良,                        那样的热情,马湘兰更加倾向于红颜知己,
          子的相互比照下才能够显示出这个时代的                        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 “ 金陵                                               嫁予良人,第二种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如是空谷幽兰,她所需要的是友人能幸福。
          不平凡。                                      八艳 ” 说明,我曾经到此出来过瞻仰,江                                                第三种便是终于成为老鸨。可是,在秦淮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愫,马湘兰以其如兰
                                                                                                                                                                   品性和超逸的画兰造诣以及对爱情的痴情
                                                                                                                                                                   坚守脱颖而出位列八艳的。万紫千红中她
                                                                                                                                                                   独独钟情于兰,画兰功夫旷古烁今堪称一
                                                                                                                                                                   绝,借物言志的兰花诗更不胜枚举,因此
                                                                                                                                                                   她的诗文和画作被当时文人雅客争相收藏,
                                                                                                                                                                   她也成了许多江南才子王孙贵胄追逐的对
                                                                                                                                                                   象。
                                                                                                                                                                       马湘兰绘画造诣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
                                                                                                                                                                   题 诗,共 72 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
                                                                                                                                                                   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
                                                                                                                                                                   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马湘兰的绘兰的神
                                                                                                                                                                   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
                                                                                                                                                                   这样一位奇女子如同《红楼梦》中的秦可卿,
                                                                                                                                                                南京秦淮河畔  死亡的时间很是相似,而马湘兰凭借其人
                                                                                                                                                                   格魅力和绘兰的高超技术不仅赢得了高洁
                                                                                                                                                                   品性的世人尊重,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

         74                                                                                                                                                                                             75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