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18镇江太阳能杂志
P. 62

1                                                       2


                          绒面优化                                               减反膜结构优化






                                                      效率提升






                               4                                                       3


                       正面银浆开发                                              正面遮光面积降低








                一、绒面优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严格的分片实验对比不
                绒面优化指通过不同的添加剂及对应的                              同绒面形貌的电性能表现,为了确保实验结果

            化学品配比改变硅片表面形貌。绒面对电性                                的准确、可靠及可重复性,实验分五次进行,
            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射率的高低影响ISC、                              每次仅制绒工序不同,其它工序均在相同机台

            表面虫洞的大小影响氮化硅钝化效果进而影                                完成。
            响VOC及FF。

                通常情况下,虫洞越小反射率越低ISC越
            高;但较小的虫洞不利于氮化硅薄膜钝化,

            可能对VOC及FF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实际效
            率是降低的。                                                                2a                      2b

                本项目主要对比了不同厂家制绒添加剂                                          图2 相同片源绒面形貌对比
                                                                 2a:飞鹿添加剂绒面形貌,2b:三峰添加剂绒面形貌
            在表面形貌、反射率及电性能的表现来选择

            较优的添加剂实现效率提升。
                通过对比产线使用的三峰添加剂与试用

            的飞鹿添加剂制备的绒面形貌,可以看出三
            峰添加剂制备的绒面虫洞尺寸较小且分布密

            集、飞鹿添加剂制备的绒面虫洞尺寸略大而
            且分布稀疏;通过形貌推测飞鹿添加剂反射

            率高于三峰。图3实测的反射率数据与显微镜
                                                                               图3 反射率对比
            观察到的绒面形貌推测的规律吻合。                                     3a:大全硅片反射率对比,3b:仁德硅片反射率对比





                                                                                                           63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