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tmp
P. 19
之商業,遂移至上海,故向以寧波為根據 辦學的事跡廣為傳誦, 僅就鎮海一地而
以從事外國貿易之寧波商,亦漸次移至上 言,“五金大王”葉澄衷晚歲立志捐資創
海。”(《商務官報》1906年) 辦的葉氏義塾,以教育成就卓著、辦學獨
近代寧波乏善可陳,是因為離上海太 具特色而享譽社會;葉氏義塾以後發展為
近,“密邇滬埠,商業恐難發展”,但是 中興學校、中興學堂、中興小學,亦以人
這種“甬消滬長”的現象並不具有悲劇色 才輩出而譽播四方,從“中興”走出了一
彩,相反,這恰恰是寧波人識見和魄力的 大批飲譽海內外的商界巨子,如包玉剛、
顯現,正如美國學者蘇珊·曼指出的: 邵逸夫、葉庚年等。還有,樊時勳的樊氏
“寧波商人離鄉背井尋找新的市場和放棄 便蒙乙種商業學校、樊氏勤稼女子國民學
寧波作為一個繁榮的外貿港口的目的,正 校;薛文泰的文泰國民學校;董杏蓀的軔
是為了要保持那樣的繁榮。……他們將寧 初國民學校;陳文鑒的區立妙勝國民學
波的繁榮寄托在經營另一個地方的基礎之 校,以及董杏蓀、陳文鑒兩人合辦的四義
上,從而在兩個據點而不是從一個據點取 國民學校;烏崖琴的烏氏養中國民學校;
得利潤。”大批的寧波商人紛紛前往更適 虞洽卿的龍山國民學校;小港李家的李氏
於創業經商的上海,他們在對外貿易中左 養正國民學校、李氏養正第二國民學校;
右逢源,在新式商業中長袖善舞,在本地 桕塾方家的方氏培玉國民學校;謝天錫的
商業中大展身手,在近代工業領域中各業 求精第二國民學校、求精第四國民學校、
並舉,極大地推助了上海的經濟現代化和 求精第五國民學校、求精第七國民學校,
城市化進程。他們在上海這一充滿競爭的 黃聲遠的辛成初級中學,以及盛炳紀集資
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人生風采,又 續辦的困勉第一國民學校、困勉第二國民
本著“敬恭桑梓”之心意,反哺“生養於 學校,等等。
斯”的家鄉故土。 旅滬寧波人在家鄉大力興辦公益事
許多寧波人在上海經商積蓄資本後,在 業,不僅弘揚了急公好義,勇於為善的傳
家鄉鋪路修橋,興辦善事,投資興業,發展 統和精神,對於改善當地民生,乃至促使
教育,極大地促進了寧波社會經濟的發展。 人們思維觀念的變化亦有積極的作用。如
1887年,著名的旅滬寧波商人嚴信厚與周晉 葉澄衷出資興辦的葉氏義莊附設了牛痘
箴等人在寧波開辦了通久源機器軋花廠,這 局,後來牛痘局委任趙友笙負責,由趙等
是寧波的第一家近代企業,而且也是中國最 人利用休息天,為當地鄉親免費施種牛
早的民族工業企業之一,以後通久源紗廠、 痘。因此,鎮海莊市一帶很早就消滅了天
通久源麵粉廠等在嚴信厚等人的主持下,相 花;也正因此如此,使得人們對於傳染病
繼成立;浙東首屈一指的大型企業永耀電力 的防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人們意識
公司也是周仰山、虞洽卿、劉鴻生等旅滬甬 到,除了接種注射疫苗外,還須重視公共
商在寧波創建的。通久源軋花廠等近代企業 衛生,特別是飲水問題。在莊市葉村,即
的成功興辦不僅僅在於創建了一家工廠,而 有“禁漕”之築,就是將飲、用水嚴格分
是給寧波營造了一種興辦近代民族工業的氛 開,防止病從口入,疾病傳染。1929年浙
圍,此後辦廠之風相繼叠起,這對於寧波社 江省新政視察員李炳垣報告鎮海縣公共衛
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生事項,稱鎮海縣公共衛生事項辦理較有
成效,“莊市、龍山及小港、蘆江各村視
寧波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 見,道路清潔平整,路旁糞坑,亦多遷
全祖望稱:“吾鄉自宋元以來,號為鄒 移,或裝門戶、或裝門扇其間,民眾亦多
魯”。在重教興文氛圍的熏染下,興辦學校 自動講究衛生。其中最令人欽仰者,惟莊
之風興盛。許多旅滬甬商以身家資財傾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