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图解猪病防治
P. 128

第四章  繁殖障碍性疾病




                                单元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怀孕
               后期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仔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
                    该病最早于 1987 年在美国发现,随后在加拿大、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发生。

               我国在 1996 年由郭宝清等首次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006 年夏季以来,由
               该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
               失。1996 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 PRRS 列入 B 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
               传染病。
                    【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成

               员。病毒粒子呈球形,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有囊膜,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目前根据 PRRSV 的变异程度将其分为两个基因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两型病毒
               均具有典型的免疫抑制特性,在抗原性和基因组上存在差异,但引起相似的症状。我国

               分离到的主要是美洲型,对各地分离株的研究表明 PRRSV 正在不断发生变异,在我国
               分离到的高致病性  PRRSV 与传统的 PRRSV 相比,主要是 Nsp2 基因缺失 30 个氨基酸。
               但有研究表明,这 30 个氨基酸缺失与其高毒力无关。
                    2013 年我国开始出现类 NADC30 PRRSV,2015-2016 年逐渐开始流行,在 18 个省
               市自治区检测到。根据研究,类 NADC30 PRRSV 均具有 131 个氨基酸不连续缺失的特

               点,该类病毒对猪的致死力不高,但发病猪场死淘率可达 20%-50%,给猪场带来了较大
               的经济损失。对类 NADC30 PRRSVs 的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结果还表明,类 NADC30
               PRRSV 与 GenBank 库中的 NADC30 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 92.0%-95.5%;与高致病性

               毒株及经典毒株的同源性均较低。类 NADC30 PRRSV 之间的同源性差异较大,为
               88.6%-99.6%,该亚群毒株的起源尚不清楚;类 NADC30 PRRSV 对 PAM 和 Marc-145
               细胞的感染能力发生了变化,多数毒株不能感染 PAM 和 MARC-145 细胞。


                                                           127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