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图解猪病防治
P. 129
PRRSV 在-70℃可保存 18 个月,4℃保存 1 个月,在 37℃ 48h、56℃ 45min 完全
失去感染力。pH 依赖性强,在 pH6.5~7.5 间相对稳定,高于 7 或低于 5 时,感染力很快
消失。
【流行病学】
易感性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怀孕母猪和仔猪最
易感。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猪感染后可通过唾液、鼻液、精液、乳汁、
粪便等途径向外排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并不断向外排毒。鸟类可能是病毒的携带者。
传播途径 猪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本病毒,包括口、鼻、眼、腹膜、阴道和胎盘等。
其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肺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原发性靶器官。本病随风传
播迅速,在流行期间,即使严格封闭式管理的猪群也同样发病。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
传播方式。
流行特点 猪舍卫生条件差,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猪群密度过大,恶劣的天气条
件,饲料中大量的霉菌毒素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本病常与其他病原体并发感染或协同致病。如猪 2 型圆环病毒、流感病毒、猪呼吸
道冠状病毒、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猪葡萄球菌、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胞内劳森氏菌、疥螨等。
【临床症状】人工感染潜伏期 4~7d,自然感染一般为 14d。病程通常 3~4 周,少数
持续 6~12 周。
本病的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毒株、猪群的免疫状况以及管理因素的影响。具有
临床症状的流行出现于没有免疫力的猪群,所有年龄的猪都易感,急性感染的症状为食
欲减退、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在随后的 1~4 个月,很多母猪早产,常发生于妊娠 100
天后。少数在怀孕 115~118 天产仔。分娩的感染胎儿包括死胎、木乃伊胎、迟产死胎、
大小不等的弱仔以及外表正常的仔猪,一窝中各种类型都有,断奶前的病死率高。在流
行本病的感染群内,主要症状出现于哺乳-生长猪,包括生长发育不良、呼吸困难以及
其他疾病的病情加剧和病死率增高。
1.猪群流行性感染 没有免疫力的猪群出现明显的流行性感染。第一阶段约持续 2
周,此时出现早期病毒血症。5%~75%的猪发生急性全身性症状,以厌食和嗜睡为特征,
3~7 天内迅速扩散,有些病猪停止摄食 1~5 天,经 7~10 天扩散到其他猪群中,常被称
为“滚动式厌食”。
除了厌食和嗜睡的急性病猪外,在各种年龄猪中也出现不一致的症状,如淋巴细胞
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个别猪(1%~2%)表现短暂性末梢皮肤充血或
发绀,多见于耳、鼻、乳腺和阴门。(图 4-1,图 4-2,图 4-3,图 4-4)
(1) 繁殖母猪 在急性发病阶段,有 1%~3%的母猪出现流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
的 21~109 天。有的猪群 1%~4%的急性发病母猪死亡。有的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症
状。此外,还可出现乳汁减少,分娩困难,有时伴有肺水肿、膀胱炎或肾炎。
急性病例发生后约一周,本病的第二阶段开始,持续 1~4 个月,特征为妊娠后期繁
殖障碍。有 5%~80%的母猪在妊娠 100~118 天期间发生繁殖障碍。大多数为母猪早产,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