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图解猪病防治
P. 133

(3)猪的管理  哺乳仔猪管理  以限制病毒在仔猪中传播为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包括限制 1d 之内不同窝仔猪之间的流动、及时淘汰断奶前慢性感染仔猪以及严格保持
               产房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管理可能更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断奶猪群的控制措施  断奶后慢性PRRS的控制是兽医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

               一。病毒在哺育或断奶猪只之间的传播循环是通过病毒从日龄较大的感染猪只传播到新

               近断奶的猪只来实现的。为了阻止PRRSV在慢性感染猪群中的继续传播可以采用剔除部

               分病猪的方法进行控制。剔除部分病猪的方法已经表明具有明显改进日增重、减少死亡

               并能从总体上减少护理病猪经济损失的优点(Dee等,1993;Dee等,1997)。这种方法

               的缺点是需要剔除日龄较大的猪只而且可能需要定期重复剔除以维持生产性状的改进。

               另外一种从生长猪中清除病毒而不必淘汰的方法是普遍接种弱毒疫苗,国内通常在15日

               龄前后接种弱毒苗用于控制断奶后病毒在猪群的传播。

                    断奶猪群的控制措施也包括PRRSV感染时控制并发的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和猪

               流感病毒等并发感染。针对个体感染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疫苗免疫和治疗。

                    3.根除  根除是猪群中PRRSV的根除,而不是抗体阳性猪的根除。感染猪场成功根

               除的确切方案包括:整体淘汰/更新猪群、部分淘汰、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检测淘汰以及
               猪群的关闭等。种猪群中PRRSV的成功根除依赖于阴性未感染猪的引入,此时病毒的循

               环被阻断。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获得经过免疫的无病毒猪群。为防止猪群的再感染,必

               须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关于猪群的关闭,其实施的可行性是因为PRRSV不能在免疫过的猪群中长期存在。

               其根除方法是在所有动物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的情况下,让所有的动物都感染病毒并且不

               引入新的后备猪,推荐至少关闭猪群200d。这种方法必须配合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技术。

                    4.疫苗  接种疫苗能够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减轻临床症状和减少病毒排泄。有弱

               毒苗和灭活苗。虽然使用某些弱毒疫苗可能会使猪只感染PRRSV,但是弱毒疫苗确实能

               够产生更加有效的免疫反应。通常认为灭活苗的保护性较差,但是如果与弱毒苗联合应

               用或者用于之前感染过PRRSV的猪会刺激记忆应答反应并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给临床猪群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市场

               上销售的疫苗不同以及疫苗的接种途径不同所造成的。同样,免疫结果也反映了不同地

               区流行毒株的差异以及/或者疫苗株与临床流行毒株之间交叉保护方面的关系。此外,接
               种弱毒疫苗也会出现毒力返强的情况。疫苗毒株与临床PRRSV毒株在传播方式、存留时

               间、经胎盘传播和先天性感染、精液外排以及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时间等方面都具有



                                                           132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