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图解猪病防治
P. 138
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
动物接种试验 病料接种兔常出现奇痒症状后死亡,亦可接种小白鼠。(接种小白
鼠后的症状表现见书末视频部分)
随着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应用,临床上已能区分疫苗免疫动物与野毒感染动
物。由于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后不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而自然感染动物则具有
该抗体,因此可将其区分开。目前,针对缺失的糖蛋白建立的鉴别诊断方法有:gE-ELISA、
gG-ELISA、gC-ELISA以及gE-LAT(乳胶凝集试验)、gG-LAT等。
【防制】
1.平时的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猪伪狂犬病流行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1)通过包括实验监测在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本场或本地区PRV野毒的带毒
情况,制定本病控制或彻底净化的目标,然后分步实施。
(2)种猪场实行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接种,结合野毒抗体检测,淘汰野毒
感染猪。经过多轮的检测-淘汰,实现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3)猪伪狂犬病阴性的养殖场或地区,引进种猪时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将野毒
引入健康猪群是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措施。同时要做好消毒、伪狂
犬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及血清学监测工作。
(4)猪伪狂犬病阳性场或地区,通过高密度接种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控制疫情、
减少损失。种猪每年免疫3~4次基因缺失弱毒苗免疫,商品猪免疫两次。
(5)养殖场还需严格灭鼠,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人猪场。
2.发生疫情时的控制措施
(1)用基因缺失弱毒苗全场紧急免疫,新生仔猪出生第二天弱毒苗滴鼻免疫。
(2)查找管理上的漏洞,改善生产管理。
单元三 猪细小病毒感染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胎儿
和胚胎的感染死亡,而母体通常不表现症状。
【病原】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
膜,基因组为单股 DNA。
细小病毒具有血凝性,能凝集猴、豚鼠、猫、鸡、大鼠和小鼠等多种动物以及人的
红细胞。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 56℃48h,72℃2h,但 80℃5min 可使病毒
失去活力。对脂溶剂及胰蛋白酶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耐酸范围大,pH3~9 经 90min 仍稳
定,pH 值为 2 时,90min 才可将其灭活。0.5%漂白粉溶液、2%NaOH 溶液,5min 可杀
死病毒。
【流行病学】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