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图解猪病防治
P. 166

(2)喷洒或涂抹药物  可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类药物浇泼剂进行防治;或用溴氰

               菊酯、敌百虫水溶液、双甲脒体表涂擦或喷淋(药液现用现配,孕猪禁用,以防流产)
               间隔 1 周后再重复一次。
                    2.预防  制定驱虫计划。规模化养猪场,对种猪用伊维菌素全年四次驱虫,每次连用

               七天或间隔七天两次用药(剂量不同)。对商品猪,仔猪转群后用药一次,后备猪于配
               种前用药一次,新引进的猪用药后再和其它猪并群。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引
               进种猪要进行严格检查,疑似病猪应及早确诊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圈舍及用具用杀螨
               剂处理。杀螨剂只对虫体有杀灭作用,对虫卵没有杀灭作用。墙壁、地面、栏杆用石灰
               乳加火碱喷洒对虫卵有杀灭作用。
                    附:毛囊蠕形螨病

                    毛囊蠕形螨病在猪群内相对少见。病原为寄生于毛囊和皮肤皮脂腺的猪蠕形螨(见
               书末视频)。

                    蠕形螨常侵害鼻和眼周围的松软皮肤,但能扩散至全身。病变最初是小红点,后变
               成有鳞屑的结节。这些结节内含有白色干酪样物质和许多螨虫,无临床表现的猪眼睛周
               围的皮肤刮取物中也可能查到疥螨,治疗一般无效,严重感染的动物应予以淘汰。



                                                单元八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称晒斑,是由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引起的,常见于开放饲养而日照防
               护不够的白猪。哺乳仔猪和青年猪患病较重,从未接触阳光的猪群患病较重(如密闭舍
               内饲养的仔猪突然转到开放式猪舍饲养)。近年来随着大棚养猪的兴起本病的发生逐渐
               增多,多于春季猪舍去掉塑料薄膜后 1-3 天内发病。

                    【临床症状】青年猪和从未接触阳光的猪群患病较严重。初期皮肤发红,数小时内
               即出现红斑并不断增大,以背部、耳后多见。皮肤水肿,患处发热,触摸疼痛。病情较
               重的猪步态缓慢,偶尔可见肌肉突然颤搐(见书末视频),骤然跳跃;体温 39.5-40℃;
               仔猪吃奶正常,食欲无多大变化。(图 5-39,图 5-40,图 5-41,图 5-42,图 5-43,图
               5-44)

                    个别猪由于皮肤炎症继发细菌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而发生渗出性皮炎,皮肤变
               得潮湿、油腻,皮肤表面的渗出物变厚、结痂,最后脱皮。青年猪可见尾、耳坏死和脱
               落。



















                                                           165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