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图解猪病防治
P. 33

生免疫力。我国还生产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肌内注射,免疫期为 6 个月。
                    (2)  免疫程序

                    仔猪在 60 日龄前后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以后每隔 6 个月免疫 1 次。在常发地区
               或猪场,3 月龄时进行二免。

                    种猪每隔 6 个月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配种后 20d 以内的母猪、
               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不能接种。
                    在接种弱毒疫苗前 3d 和后 7d 内严禁使用猪丹毒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3.发病后措施  立即对全群猪测体温,及早检出病猪。病猪隔离治疗,死猪应深埋
               或烧毁。与病猪同群而未发病的猪,注射青霉素进行药物预防。待疫情扑灭后,进行一

               次大消毒,并注射菌苗以加强免疫。及早淘汰慢性病猪,以减少经济损失,防止带菌传
               播。
                    公共卫生  人感染猪丹毒杆菌称为类丹毒,多发生于兽医、屠宰工人、渔民和厨房

               工人,是由于处理猪丹毒病猪及其废物、加工鱼类及野生动物体时,手部受伤而感染。
               因此处理和加工上述物品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不准食用未经高温处理的病猪肉
               和内脏。


                                            单元六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是由几个血清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其特征是急性病例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慢性病例表现为关
               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

                    【病原】链球菌,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图 1-85)。不形成芽孢,有的可
               形成荚膜,多数无鞭毛,只有 D 群某些链球菌有鞭毛。



















                    图 1-85  液体培养基中的猪链球菌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致病菌的生长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
               在加有血液及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的溶血特性,分为α、β、γ三型,引起猪发病的多为
               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按抗原结构(C 多糖),将链球菌分为 A~V  (无 I、J)20 个血清群,引起猪链球


                                                            3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