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83
①活疫苗的优点:可通过滴鼻、口服、注射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免疫效果好。
②活疫苗的缺点: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需-15℃以下贮藏、运输;免疫效
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疫苗毒力存在返强可能性。
(2)灭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的优点:安全性能好;易于贮藏和运输,一般只需在 2~8℃贮藏和运
输条件;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②灭活疫苗的缺点:接种途径少,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产生免
疫保护所需时间长,接种剂量较大,通常需 2~3 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注射部位易
形成结节,影响肉的品质。
(3)类毒素
将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
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
化铝胶等,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机体后吸收较慢,可较久地刺激机体产
生高滴度抗体以增强免疫效果。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一次,免疫期 1 年,第二年
再注射一次,免疫期可达 4 年。
(4)新型疫苗
目前在预防动物疫病中,已广泛使用的新型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如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 K88-K99 双价基因工程疫苗,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 K88-LTB
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基因缺失疫苗,如猪伪狂犬病病毒 TK/gG 双基因缺失
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 gG 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等。
2.免疫接种
(1)免疫接种的类型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临时接种和乳前免疫。
①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本地区或该养殖场具体情况,进行的疫苗
接种。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如查清被接种动物的种别、数量及健康状况,预接
种疫苗数量,器械的准备及人员分工,接种方法和技术,观察接种反应等。
②紧急接种
当猪场附近或场内局部发生传染性疾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
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
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
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