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147
第三章
144 台灣經驗:台灣老人住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是一個寄居之所罷了。心之所在,便是家之所在。試問在一
位長者最需要家庭溫暖照料之際,他卻不能回到他的家,如
果尚有子女親友也還勉為其難,若是獨身一人,情何以堪?
政府在不斷希望增進老人福利,解決高齡問題之際,真的必
須多思考生活的樣態是什麼?
過去的老人住宅多是為了照顧經濟弱勢的長者,族群不同,
需求自然有差異。現今的老人住宅,入住族群已經與過去不
同,若是營運觀念無法與時俱進,只怕蓋得再好,收費再便
宜,也是曲高和寡,不見得會獲得長者的青睞。
(7) 領有「老人住宅登記證」,由民間企業投資興建的私立「法
定老人住宅」
此類別為法定的「老人住宅」之一,屬社會福利設施項目,
領有老人住宅登記證,目前僅存台塑集團在桃園市龜山區投
資興建的「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附設桃園縣林口養生文化
村老人住宅」(現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附設桃園市林口養
生文化村老人住宅)。
【案例介紹】長庚林口養生文化村
長庚養生文化村隸屬於長庚醫療體系,位於桃園市龜山區
舊路里 4 鄰長青路 2 號,占地 34 公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養
生村,也是現今僅存私立的「法定老人住宅」。服務對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