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76

退休 3.0
                                                                     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73







                  戴沃特 (Ken Dychtwald) 在《搶占兩億人市場 (Age

              Power)》一書中曾說「長久以來,如何安排人生的任務與追

              求的理想,是上流社會獨享的特權,但未來將變得更普遍化。

              直線型人生規劃讓人產生負面期望,我們將棄之不用,隨著

              壽命延長,我們比先前任何世代都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寬廣的

              成長空間。」( 宋瑛堂譯,2005:113)

                 如果我們仍然用上一個世紀的老化指標,來思考與規劃未來

              的生命週期,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當 19 世紀時國民的平均壽

              命停留在 45 歲時,德國俾斯麥首相以 65 歲建立文官退休的年

              齡,20 世紀美國以 65 歲保障勞工退休年金的起點,那麼 21

              世紀如果仍以 65 歲來做為老年指標,這種「退休 1.0 與 2.0」的

              直線型的人生基準已經明顯過時,應該改以週期性的「退休

              3.0」來看待,將退休生涯規劃視為一個新的起點,讓工作者

              衡量個人的身體健康準備以及財務狀況,自行選擇退休年齡,

              並破除社會上對於 65 歲的「銀髮障礙 (silver Celling)」,以

              活躍老化的觀點,重新衡量並追求更有意義的工作與生活方

              式。

                 哈佛促進全球醫療行動 (Harvard Initiative for Global Health)

              鼓勵政府支持各項中高齡再就業相關政策,把終生教育方案

              當成解決人口老化所造成經濟上的負面成長良方 ( 米爾頓,

              2014:66)。從前面美日等國的發展經驗來看,大學必須面對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