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律13教案手冊
P. 72
72
教學補充資料 生活律動 13 2017
海洋文化的表徵──東港王船祭
自古以來,華南地區就時常發生瘟疫,令
百姓束手無策。人們以為瘟疫是瘟神疫鬼在作
祟,於是祭鬼祁巫就成為治病的方法。
傳說中,疫鬼的巢穴是在海上得荒島,於
是人們在祭祀時,編造紙船並送入海中燃燒,
希望瘟神疫鬼不再回來,遂演變為「王船祭」。
「王船祭」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尤
其以東港東隆宮所舉辦的「王船祭」聞名全臺。
如今「王船祭」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
醮期共七天,第一天是到鎮海里海邊「迎王駕」
及「過神火」;第二天起連續四天「王駕出巡」,
繞境東港鎮各區及鄰近鄉鎮;第六天是王船「陸
上行舟」繞境法會;最後一天的燒王船儀式將
整個祭典的推到最高潮。
燒王船祭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5jCL8Jo9qo
【四大陣頭】
舞龍舞獅
古時人們認為龍是掌管風雨的天神,每逢乾旱時,就由巫師仿效龍的動作,迴旋舞蹈,
祈降甘霖,成了舞龍的起源。舞龍時,通常都有一個人拿著彩繪龍珠,在前面開道,稱為「龍
戲珠」。
舞獅可說是臺灣最普遍的陣頭,可分為文獅和武獅。文獅表演獅子舔毛、抖毛、搔癢、
打滾、等比較溫馴的動作;武獅則表演踩球、撲球、滾球、騰空等比較威猛的動作。臺灣廟
會中常出現的舞獅陣頭,以廣東獅、臺灣獅陣為多。
舞龍舞獅表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7MQXvXkCI
八家將
「八家將」的起源,民間說法是甘、柳、謝、范、洪、劉、馮、金八人,因天災而無法
維生,只得淪為山賊,後來被官兵捕獲,在端午前夕懇請城隍的兩個部將,放他們回家過端
午,並允諾端午後自動投牢。結果一去不回,部將兩人只好自殺謝罪,而八人知道這消息後,
便愧疚的跟著自殺陪死,後來這八人便成了「八家將」。
「八家將」是陣頭的統稱,但人數可以多達 10 人或 12 人,也有 4 人或 6 人成陣。「八家
將」的職務,在於主神出巡時,協助緝拿一路上妖魔與鬼怪。而緝捕的陣法有走七星步、踏
四門和八卦陣等多種方式。威武的身影,深深烙印在臺灣人心中,成為廟會不可或缺的陣頭。
「八家將」表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IXsPTvx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