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货币的真相
P. 29

地的地主。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农业跟中国一样,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人口的多数

                   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又交通落后又消息闭塞。人们过着田园生活,也向往着田
                   园生活。

                        表面看,这个时候的英国仿佛跟明朝时期的中国别无二致,但,表面之下慢慢开

                   始酝酿并发生变化。

                        首先,贵族地主改变了剥削方式,开始采用更为合理的经营方法与技术。贵族中

                   有些自己就是农场主和农业改革家。他们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从而获取大

                   量利润,号称“芜菁唐森德”的唐森德勋爵就是这批人的代表;就连英王乔治三世也

                   用“农夫乔治”的笔名给《农业年鉴》撰稿,鼓吹技术改革;还有许多人把领土划成

                   小块,分块出租,从而形成大量中小农场和租地农业家,他们出租土地者则坐收渔人

                   之利。

                        笛福(1660 年—1731 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

                   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曾记载:“阿里斯

                   伯里有一片出色的牧场以一千四百镑的年租出租; 艾密斯伯里附近则有一块出租草

                   地为牧场就收取十二镑一英亩。”
                        由于土地的重要性,大土地贵族是全国最富、最有势力的集团,例如纽卡斯尔公


                   爵的收入一年不下十万英镑,小一点的土地贵族收人也在一万镑上下。
                        前一个章节我们就已经,这个时期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英国出现了大量的手工

                   业工场,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毛织业,当然还有炼铁、采矿。他们跟中国明朝时期出

                   现的手工业有点相似,不仅规模很小且极度分散,星星点点、散布全国。

                        此时的手工业,除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外,最大的特点是商人控制生产,而非生

                   产者本身。手工工匠从商人那里领取原料进行加工,在一定期限内交回一定数量的制

                   成品并领取工资。商人们还往往出租生产工具并收取租金。

                        商业是当时最活跃的经济部门,成百成千的商贩赶着成群的驮马,在崎岖的小道

                   上奔波往返,把原料和百货运进手工业区,又收走各家各户的手工产品,运往伦敦、

                   布里斯托尔、利物浦再由更大的商人转运出海。

                        有统计数据表明,1696 年英国五百五十万人口中有农村人口四百一十万,约占

                   总数四分之三。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当时整个英国经济中,农业规模的庞大与工业规模




                                                              29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