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货币的真相
P. 33

的缓解。

                        仅 19 世纪后半期,移居美国的人口就有 2.700 万之多。美国工业革命便在这样

                   的背景和环境开始。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美国于政治上虽已取得主权国家地位,
                   经济上却无法摆脱对英国的依附。因此,工业革命也是美国争取经济独立的途径。

                        与英国一样,美国的工业革命也开始于棉纺织业。还在 18 世纪末,美国人便仿

                   造出来珍妮纺纱机,不久又发明轧棉机,将清理原棉的效率提高近百倍。19 世纪初,

                   美国从英国引进织布技术,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迅速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很快,

                   服装、制革、玻璃、毛纺等行业也实现机器生产。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工业革命飞速发展,尤其重工业发展更快,采矿、冶金、石

                   油开采和提炼等行业都以 10 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背后

                   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开发西部对机械产生大量需求,二是为沟通东西部交通而掀起

                   的铁路建设。这两大因素既是工业革命的强劲推动力,本身又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和重

                   要组成部分。

                        修铁路、制造机车、客车、货车,自然为钢铁业特别是钢轨轧制业提供巨大的市

                   场。同时,铁路建设是一个大行业,包括车站修建、枕木供应、车厢设备、管理和服

                   务人员的招聘与培训等等众多项目,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工业革命。
                        铁路交通还为商业流通、货物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具有专业化经济特点的各


                   个区域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美国在不大长的时间里便完成工业革命,并发展成为
                   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之一。

                        相较于法美,德国的工业化道路显然曲折得多。

                        工业革命开始时,德意志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有数十个邦国和自由市,同

                   时,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并非所有邦国都同时开始工业革命。19 世纪 30 年代德国工

                   业革命开始起步,以普鲁士为带头率先从英国引进机器建立工业化的纺织厂。

                        同一个时间,普鲁士政府出面联合 18 个相邻的邦国,于 1834 年建立起关税同

                   盟。18 个同盟国互相取消商品进口关税并统一税制。这个全德性质的关税同盟,率

                   先突破政治上的分裂局面,在经济领域促成了全德意志的统一市场,为工业革命的腾

                   飞注入动力。

                        19 世纪 50 年代是普鲁士经济改革告一段落的时期,工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

                   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大为提高,在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为工业革命起到很




                                                              3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