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货币的真相
P. 24
很多学者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称为世界上第一家公司,它成立将近两百年的时间
里,总共向海外派出 1.772 艘船,约有 100 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 4.789 航次的船班前
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表面上,包括“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具有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
“股份制”、“独立法人”、“法人代表”的特点和优点,也确实推动这几个优点的
传播,然而,它们更多是一种权力甚至是暴力的社团,而不是生产型组织,那些抱着
金砖背着珠宝暴富回来的人也只是有钱而已,跟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从普遍市民中脱离
出来的富裕商人是两种人。所以,作者不承认它们是公司。
回到前文,当时间来到 18 世纪中叶,得益于需求的持续旺盛,毛纺技术得到持
续的提高。理查德·阿克赖特(Richard Arkwright 1732—1792,英国棉纺工业的发
明家和企业家,现代工厂体制的创立人)于 1769 年建立最早使用机器的水力纺纱厂。
随后,他对水力纺纱机做出一些改进,并于 1790 年将蒸汽机引进到自己的工厂。
1771 年,理查德·阿克赖特创办克罗姆福德纱厂,雇佣超过 5.000 名工人; 这
个数量级的工人,这个体量的工厂规模,是前面所说的手工业工场所不能比拟,即使
放到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厂。他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
厂,实行 12 小时的工作时间(当时一般是 14 小时)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并
促进生产。
克罗姆福德纱厂拥有“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所
拥有的“有限责任”、“股份制”、“独立法人”、“法人代表”几个特征。作为公
司的所有者,作为雇佣方,理查德·阿克赖特从事人力、金钱、材料和机器的组织、
协调和计划,包括在连续生产,厂址计划、机器、材料、人员和资金的协调、工厂纪
律、人事管理、劳动分工等方面,比现在的代工大王郭先生还勤快。
关于克罗姆福德纱厂更多的文书记录我们已经难以查找。 作为当时最早开设的
一批成规模的纱厂,它依托理查德·阿克赖所发明的水力纺纱机而一举脱离一众小型
手工业工场并成为当时的一个标杆。它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都是首屈一指。
如果说克罗姆福德纱厂是世界上第一家普遍意义上的 company,作者认为未尝
不可。它才是一家真正的生产型社团,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暴力组织;它也迥异于
古亚述人的合约、罗马人的社团。
相对于手工业工场,水力纺纱机的速度和生产能力都是神一样的角色;最重要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