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Demo
P. 2

         
 
二、產業及交通發展
(一)產業發展
榴北社區居民大多以農業經營為主。過去社區以軟梗的「石榴班蒜」(一種青蒜)遠近馳名,後因林內 紙廠創設後,其工業污染致使土質改變,居民轉而改種稻、雜糧,水果則有香蕉、柳丁、茂谷、木瓜、 文旦、龍眼等。石寮緊鄰大埔溪,過去在日治時代因河畔卵石的尺寸與品質正好符合建築鐵路路面所需, 日本政府便在此設站,並修築石碴線來將大量的卵石、木柴運輸至全台各地,對台灣近代鐵路發展有著 舉足輕重的貢獻,直至今日,全台鐵道上的卵石仍大多是來自石榴班的「射榴」。
【台灣的青蒜】
大蒜在莖葉柔軟時稱青蒜,其花梗稱為蒜苔,由鱗瓣集合成的鱗莖稱為蒜球。在中國栽培有 2100 多年之 歷史,在台灣亦有 300 多年之栽培歷史,已屬於老作物,在烹飪使用上相當廣泛,不論在煎、炒、煮、 燉、燴上皆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青蒜生產多在平地為主,而雲林縣約佔總生產面積百分之六十,其 次為新竹縣及宜蘭縣。早期生產之青蒜,植株小、產量低,且大多為可耐暑性較高之硬骨種,故品質較差。 石榴班蒜在當時為少見的軟骨種,莖葉粗大、老化慢,因此口感較佳,深受市場喜愛。
台灣目前產的大蒜品種計有鳳山選壹號、鳳山選貳號、花蒜、北蒜、學甲大片黑、西螺白葉種、西港蒲蒜、印 尼早生等,品種多元。花蒜和北蒜屬軟骨蒜,莖葉較柔軟,適宜作青蒜;其它品種屬硬骨蒜,適合採收蒜球。
大蒜喜好冷涼氣候,其萌芽適合溫度在攝氏 20 度至 25 度之間,超過其溫度萌芽就會被抑制,莖葉的生 育適溫在攝氏 18 度至 20 度之間。因此台灣生產季節集中在 11 月至 4 月之間,如要提前生產則須先行 催芽,提早播種。
近年來,引進許多新技術(如選用適當的品種、低溫處理、除草劑運用等)來讓生產季節不至於受限, 能適時供應市場需求。但成本問題致使在國際市場上較缺乏競爭力,也是目前較大的困境所在。
(二)交通發展
榴北社區主要道路有中興路、南環路、北環路、文明路等,其中中興路可銜接省道台三線上的石榴路, 向南三公里即可至斗六市區,向北約 1.5 公里則可與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銜接;鐵道則藉台鐵石榴 站(目前為一無人車站,相當特別)銜接斗六站等大站,對外交通可謂十分便利。每日交通流量預估超 過三萬輛汽車,是雲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
榴北里全圖
2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