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0 - 外贸主业政策及法规文件汇编
P. 520
另外一个趋势,未来的跨境电商交易可能会更加结合社交性的这种特征。“现在看来,跨境电商的交易整
new
体还是简单、明了的商品贸易、明码标价、买方与卖方,但未来跨境电商的交易会结合更多社交属性。全 客户端 登录 注册
活动
专题
直播
资讯
培训
雨课
问答
果园
球范围内,消费者将更多的参与到意见的发布、交流、以及关于产品的探讨中。也就是说,现在这种社交
属性还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中国有中国的社交平台,美国有美国的社交圈,包括一些购物节。
未来这种属性更多会在跨境电商的卖家和买家之间产生,这种互动性社交性交互,也是另一种趋势。”丁
浩川说道。
中国制造行将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远销海外,单就wish平台而言,超过80%的wish商户卖家
都是来自中国,所销的产品也都是中国制造。
在丁浩川看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一方面是源于产品本身的诸多优势:成本低廉、种
类繁多、产品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可以紧跟流行趋势。
中国是制造业的发达国家,当前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基地性扩张,导致即便是欧美的产品,其原产地仍
然是中国。
另一方面,不论是中国的中小制造商,还是卖家群,他们都有一定的跟随潮流趋势的能力。因此在跨境电
商平台上可以看到,中国卖家和中国制造对于欧美国家的流行趋势,反应速度非常快,美中不足的是这种
反应仅仅局限于跟随的能力,而不是引领创新的能力。
丁浩川表示,未来跨境电商对于中国制造业和卖家还是充满机遇的,他建议,要伴着社交平台开放性和信
息传播速度的提升,更多的结合大数据研究手段,去适应市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与服务。
“包括卖家和中国的制造商还是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来转移。”他说。
“微笑曲线”的一端就是产品的原发性制造、设计,创造更多具有品牌特征、在功能上具有创新性、专利
性、独特性的产品;另一端,就是更加贴近于消费者,针对消费者的信息、潮流、认知、趋势有进一步精
准的了解。再配合后端供应链进行智能型的生产和设计,创造增值化的价值。
与机遇并存的,永远都是挑战。丁浩川把中国制造业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
短期挑战:首先,产品质量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小电商卖家;其次是知识产权,是
被提及较多的问题;第三,涉及跨境电商平台一个普遍痛点——物流服务层面。物流服务稳定性稍差,相
对而言时间稍长。
长期挑战:包括中国制造业在内的全球范围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比如3D打印机、机器人、人工智能,这是
共同的也是长期的挑战。
另外还应看到一个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有制造业回归的趋势。实际上这是他们为了提升
国内就业,刻意重整制造业。
所以这些趋势整合在一起,就是中国制造业,乃至未来需要客观面对的挑战。
跨境电商未来将更多的讲全产业链,从产品的设计、规划、品牌的打造,布局全球化,更体现全球综合竞 爆料
争力,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对于简单、中小型的贸易平台或是卖家而言,生存空间可能会收到影响。“他们既没有消费端的信息和价
值,也没有供应链上的核心价值和优势,简单靠采货、店铺运营的形式,其未来的提升和经营空间会受到
近一步的限制。”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难”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