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Vol12
P. 33

許靜儀 註冊護士及助產士
                                                     ‧ 香港專科護理學院院士(助產士)
                                                     ‧ 認可嬰兒按摩導師
                                                     ‧ 養生導師
                                                     ‧ 前綜合病房主管
                                                     ‧ 產科部及兒科部主管


                                   認清濕疹元凶!






                       根據世界過敏組織 (WAO) 統計顯示,每五個小孩便有一個有過敏
                     體質。其中皮膚過敏約佔 50%,可分接觸性濕疹 ( 過敏原接觸誘發 ) 及
                     體質性濕疹 ( 受基因或遺傳的影響 )。

                       我有三個小孩,而最小的兒子在 7 歲時不知為何突然出現濕疹,情
                     況嚴重至整個身體呈現泛紅紅腫,皮膚出現乾燥、痕癢的情況,其中關
                     節位置最為嚴重。皮膚的不適令他不停透過抓癢止痕,因此而形成傷口
                     和水泡,皮膚失去保護屏障的功能則容易受到感染,形成惡性循環。

                       身兼護士、人母的我對此束手無策,決定求醫,經皮膚專科醫生診
                     視後確診為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處方大量類固醇藥膏、止痕藥,並
                     配合濕疹專用淋浴露及潤膚膏使用 ; 然而依足醫生指示下情況卻未見改
                     善,彷彿已無藥可救。

                     戒口後 濕疹病情每況愈下
                       自此我開始觀察他對甚麼過敏,發現每次只要到婆婆家中吃飯,濕
                     疹情況更嚴重。因婆婆的煮食習慣較多使用豆腐、醬油等可能致敏食物,
                     難道是食物敏感?那時開始盲目戒口,不許他吃牛肉、鷄蛋、豆腐、海
                     鮮和奶等可能致敏或營養豐富的食物。即便如此,濕疹病情仍每況愈下,
                     後來小孩更因痕癢而不能集中精神學習令成績未如理想,滿身的結痂亦
                     大大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直到五年後,我得知可以透過血液化驗確認致
                     敏原,便立即安排小孩抽血檢驗。

                     確認致敏原 與食物無關
                       最終得出報告結果是小兒的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致敏原為塵蟎排洩
                     物及貓狗等動物毛髮,反而並無任何對於食物過敏的反應。這時醒覺家
                     中的短毛貓、婆婆家中的毛衣、布藝梳化和毛毯所蘊藏的大量塵蟎,才
                     是真正誘發小孩濕疹的致敏原。得知檢驗結果後,我在日常生活上儘量
                     避免和減少小孩與致敏原的接觸,終於讓孩子受苦多年的濕疹情況逐漸
                     得以控制和改善。慶幸病情的好轉,讓我的小兒子多年積累的壓力釋放
                     了,開始懂得欣賞自己以及變得正面和開朗。

                       及早發現並正視小孩過敏,勿道聽塗說,應依靠現今科技檢驗去印
                     證病因,對症下藥。









                                                                                                     3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