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Web性能权威指南
P. 101

都可以放心地通过 Wi-Fi 来做。换句话说,如果用户要做这些事,别忘了提醒他们
                 切换到 Wi-Fi 网络上去!


                            很多移动运营商都推荐大数据应用“把流量转移到 Wi-Fi 上”,要么提醒用
                            户切换到 Wi-Fi,要么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 Wi-Fi 在后台进行数据同步或
                            大数据转移。


                 6.4.2 适应可变带宽

                 如前所述,Wi-Fi 不保证带宽和延迟时间。用户的路由器如果设置应用级别的 QoS
                 策略,那可能会为同一无线网络中的客户端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然而,Wi-Fi 无
                 线接口自身对 QoS 的支持非常有限。更糟糕的是,在多个重叠的 Wi-Fi 网络中根本
                 没有 QoS 策略。

                 于是,每个客户端的实际带宽可能因位置、附近无线客户端的活动情况,以及无线
                 大环境而每秒钟都会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高清视频流要求带宽为每秒达到 Mbit 级别(表 6-3),尽管大多数 Wi-Fi
                 标准在理想情况下都能满足这个要求,但实际应用中吞吐量间隙下降的情况并不少
                 见。由于 Wi-Fi 网络的带宽天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指望未来的
                 下载比特率比过去高多少。在视频一开始下载时就测试带宽速率,可能会因回放期
                 间无线条件的变化,而导致断断续续的缓冲暂停。
                 表6-3:采用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的YouTube示例视频的比特率

                 容器                 视频分辨率              编码                 比特率(Mbit/s)
                 mp4                360p               H.264              0.5
                 mp4                480p               H.264              1~1.5
                 mp4                720p               H.264              2~2.9
                 mp4                1080p              H.264              3~4.3

                 虽然我们不能预测可用带宽,但我们可以,而且也应该利用连续的测量技术,比如
                 自适应比特流,来主动适应带宽变化。


                                               自适应比特流

                   自适应比特率并不适合所有资源,但对视频和音频这样的长时间流服务是非常合
                   适的。





                                                                                  Wi-Fi   |   8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