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Web性能权威指南
P. 97

当然,这只是简单地概括而已。但这确实是以太网和 Wi-Fi 针对共享媒体调度通信
                 的机制。对以太网来说,媒体就是物理线缆,对 Wi-Fi 而言,媒体则是无线信道。

                 实践中,概率访问模型在轻负载网络中表现很好。我们不会罗列数学证明,但要保
                 证良好的信道利用率(冲突最小化),则信道负载必须低于 10%。保持低负载的情
                 况下,不用太多协调和调度就能获得理想的吞吐能力。但是,随着负载增长,冲突
                 次数也会迅速增加,造成整个网络性能不稳定。


                            高负载下性能不稳定的 Wi-Fi 网络很常见,比如某个技术大会现场,访问
                            同一节点的客户端很多,这时候的 Wi-Fi 网络很可能就不稳定。当然,概
                            率调度并不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其中之一。

                 6.2 Wi-Fi标准及功能

                 从 802.11b 开始,Wi-Fi 进入日常应用。但是,与任何流行的技术一样,IEEE  802
                 标准委员会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继续积极地发布新协议(表 6-1),以支持更高的
                 吞吐量和更先进的调制技术、多流(multi-streaming)及其他各种新功能。

                 表6-1:Wi-Fi发布历史及路线图

                 802.11协议   发布时间      频率(GHz)     带宽(MHz)       流速率(Mbit/s)
                 b          1999-09   2.4         20            1、2、5.5、11
                 g          2003-06   2.4         20            6、9、12、18、24、36、48、54
                                                                7.2、14.4、21.7、28.9、43.3、57.8、
                 n          2009-10   2.4         20
                                                                65、72.2
                 n          2009-10   5           40            15、30、45、60、90、120、135、150
                 ac         2014 年前后  5           20、40、80、160  最高 866.7
                 今天,b 和 g 标准已经得到非常普遍的支持。这两个标准使用的都是 2.4  GHz 的
                 ISM 频段、20  MHz 带宽,最多支持一个无线电数据流。根据当地管制,发射功率
                 也很可能固定在最大 200  mW。有些路由器支持调整发射功率,但很可能会被区域
                 上限值所覆盖。

                 那我们怎么提升未来 Wi-Fi 网络的性能呢? n 和未来的 ac 标准将每个信道的带宽
                 由 20 MHz 提升到 40 MHz,使用高阶调制算法,增加无线信道并行发射多个数据流
                (MIMO)。总起来说,在理想条件下,ac 无线标准的传输速度将达到 Gbit/s 以上。


                 6.3 测量和优化Wi-Fi性能

                 此时此刻,有读者可能会说,这只是“理想条件下”的理论速度啊!没错,Wi-Fi


                                                                                  Wi-Fi   |   8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