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Web性能权威指南
P. 96
由夏威夷大学开发并在 1971 年对外公布。换句话说,我们只是兜了个圈子而已!
8.ᆌᆩ֫ 913/3!இड૾ୟ੦
֫DŽMMDDž
7.๖֫
6.ࣷࣆ֫
֫
5.د֫
4.ྪஏ֫
3.ຕ૾ୟ֫ 913/4
2.֫ ᅜྪ
图 6-1:802.3(以太网)和 802.11(Wi-Fi)的数据和物理层
这个共同点非常重要,因为 ALOHAnet 协议影响了后来的以太网和 Wi-Fi 协议调度
通信的方式。事实上,以太网和 Wi-Fi 都把共享媒体(无论是线缆还是无线电波)
视为“随机访问通道”,即没有中心控制环节或者调度中心控制谁或哪台设备在哪个
时刻可以发送数据。相反,所有设备都自我控制,大家必须协同工作,共同维护共
享信道的性能。
以太网标准过去依赖于概率访问的 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载波监
听多路访问)协议,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就是“先听后说”的一种算法。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发送数据,那么先要:
• 检查是否有人正在发送;
• 如果信道忙,监听并等待信道空闲;
• 信道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
当然,任何信号传播都需要花时间,冲突也时有发生。为此,以太网标准也增加了
冲突检测机制(CSMA/CD,Collision Detection):如果检测到冲突,则双方都立即
停止发送数据并小睡一段随机的时间(后续时间以指数级增长),从而保证发生冲突
的发送端不会同步,且不会同时重新开始发送数据。
Wi-Fi 处理冲突的方式很类似,但也稍有不同:由于收发无线电的硬件所限,它不
能在发送数据期间检测到冲突。实际上,Wi-Fi 采用的是冲突避免(CSMA/CA,
Collision Avoidance)机制,即每个发送方都会在自己认为信道空闲时发送数据,
以避免冲突。为此,每个 Wi-Fi 数据帧必须明确得到接收方的确认,以确保不发生
冲突。
80 | 第 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