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義醫精誠第五期
P. 14

義醫精誠。第五期

       在求學過程中,有什麼令老師印象深刻的一些
       瓶頸?如何克服?

           我的學習經歷要從大二說起。一年級上完解剖後,就開始跟傷科的診,還有在外面學針
           灸,大二上完本草後,就去找老師跟診,想去中藥行實際觀察,走在路上看到有一間中藥
           行有人在抓藥,沒想到是陳榮洲老師,後來就去老師家幫忙,一路抓藥到四年級,所以本
           草是這樣學起來的。到四年級的時候,我接觸到連建廷中醫師,後來連學長就教我中醫生
           理、病理,重新思考很多東西,同時我也在附設醫院開始實習。我最大的瓶頸是在附設外
           訓之後,那時應徵附設中醫兒科是因為我女兒,她得了巨結腸症,我努力念書但女兒還是
           去開刀,那時連學長跟我說可以用木香檳榔丸,然後水氣就消掉了,這件事情是個挫折也
           是個轉機,我認為自己應該要認真鑽研中醫兒科,雖然挫折很深,但也對中醫充滿信心;
           第二個挫折是,後來我在附設醫院西醫外訓,然後用西醫邏輯很會開西藥,但中藥都快忘
           光了,等於只是辨病用藥,後來慢慢充實回來,把中醫和西醫做連結,這時候看病方法又
           跟之前不太一樣,西醫思維又慢慢加進來,中醫的東西作為整體架構,西醫的東西去填補
           中醫的不足,還是以中醫為主軸,唯有中醫為主軸我才能看病,慢慢地我又活了回來,這
           是個蛻變,到R3的時候,我又去外訓一次,我會用中醫思維去看西醫的那些東西,慢慢的
           對於中醫有更深的體悟,在西醫醫院可以不斷滾雪球,知識越來越充足,我人生中比較大
           的震撼應該就是這兩個時段。

        老師看病的過程中,有遇過哪些棘手問題? 如何處理並安
        撫 病 人?

            癌症,其實最重要的是如何與它共處。運用一些正面的導向安撫病人,每個人身上
            可能都有癌細胞,只是有沒有被檢查出來,要抱持對生命的期待,不要因為被檢查
            出來就喪失對生命的熱忱,有目標的人,其免疫細胞的數量是往上升的。中醫是一
            種扶正的醫學,對病人用正面的鼓勵是好的。癌症牽扯到許多方面,在心靈上對身
            體常抱有謙虛感恩的態度,在這方面是好的,對整個身體的靈氣是有提升的,很多
            在心理、個性上能夠180度做出改變的人,往往身體急速好轉的機會較大。在治療
            好與不好上,在於用什麼方法讓病人內心去做轉變,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認為治療
            要從身心靈的方向去進行。
      1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