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百年香港中式飲食
P. 105

17  1974  1974年部分食館的菜式和價格  醉紅潮菜酒家( 油麻地西貢街 )    香港自開埠時起,已有不少食檔在各區的大街小巷開設,範圍遍及中                  大牌檔  18



             西區和灣仔。
 清湯美鮑 $8
 生炊鯧魚 $8
               食檔所販賣的是以普羅市民為對象的粥粉麵飯、糕餅小食、飲品糖水
 楓林小館( 沙田 )
 年部分食館的菜式和價格  紙包雞( 每碟 ) $18  乾炸大蠔 $8  以至水果及涼果等。在二十世紀初的照片中,可以見到威靈頓街、灣仔道
             和交加街上,晏店、食檔遍設的熱鬧情景。
 京都排骨 $7
 紅炆釀豆腐 $6  環球潮州酒樓( 上環德輔道中 )    1927年5月,當局針對「 大牌面擺檔 」的小販食檔的「 天帳 」,作出

 潮州滷鵝 $5     管制,所有食檔「 不能伸移 」的「 天帳 」( 帳篷 ),須轉換由牌照部指定
 鳳城酒家( 銅鑼灣 )  乾炸蟹棗 $5  「 可伸移 」者,否則吊銷牌照。
 菜膽龍脷球 $18  玉蘭吊片 $8    到了1935年2月,當局再將小販牌照分為「 大牌 」及「 小牌 」兩

 鳳肝金錢雞 $12   種,在路邊用木架車擺賣者,須領「 大牌 」。
 蟹肉炒飯 $5.30  如意齋素食( 灣仔駱克道 )    1937年,有提議指皇仁書院( 該址於1951年改建為警察宿舍 ),背後
 羅漢上素 $10    之「 卅間 」( 士丹頓街,有富商一口氣購買三十間( 幢 )樓宇而得名 ),有

 大上海飯店( 尖沙咀寶勒巷 )  酥炸春卷 $6  不少販賣熟食和蔬菜肉類的攤檔,儼如一小型街市,不宜學生上課,要求
 炒鱔糊 $9.50  千層腐皮 $8  將該書院遷往市郊。

 醉雞 $9         1941年,市政衛生局開始發出熟食小販牌照。到了1946年10月,政
 清炒蝦仁 $18  鏞記酒家( 威靈頓街32號 )  府批准多個指定地段,供新舊熟食小販( 大牌檔 )擺賣。
 脆皮燒鵝 $5       1947年,當局再將小販牌照( 包括熟食牌照在內 ),分為五種,計

 客香村( 客家 )菜館( 河內道 )  燒焗乳鴿 $18  為:攤位小販( 大牌檔亦屬此類 )、流動小販、報販、船上小販及小艇小
 鹽焗雞( 半隻 ) $14  中式牛柳 $5.50  販( 後兩者不少在避風塘經營 )。同年,當局正式劃分和規管港九各街道

 梅菜扣肉 $8     之「 大牌檔 」及「 細牌檔 」分布地點和數目。
 原煲釀豆腐 $6  詠藜園川菜館( 九龍鑽石山聯誼路 )     大 牌檔 以 販 賣 熟 食為 主, 當 時 的 數目 大 增 是 由 於戰 後 經 濟 環 境困
 棒棒雞 $7      難,大牌檔可向普羅市民提供廉價膳食,同時亦能增加就業機會。

 錦江川菜館( 加連威老道 )  雲白肉 $7    大牌檔亦須依照1935年的「 用木架車擺賣 」之規定,所以攤檔四周
 椒麻雞 $8  擔擔麵 $1.50( 小 ) $2.50( 大 )  皆裝上鐵輪,其攤檔前設一長條板凳,上附三張小凳,旁邊另設兩張摺枱
 宮保肉丁 $7     及八張摺凳,這便是早期大牌檔的標準格式。

 麻婆豆腐 $4.50  龍華酒店( 沙田 )    附有持牌人照片的牌照亦須懸於牌檔的當眼處,因其尺寸較一般小販
 燒乳鴿 $12.80  牌照大而得名,雖然港九街道上有不少相鄰並排的攤檔,而有「 大排檔 」

 小杬公菜館( 河內道 )  的名稱,但一直以來正統名稱都是「 大牌檔 」。
 鳳肝活帶子 $38  太白海鮮舫( 香港仔 )    1955年,大牌檔數目大增,佔去馬路三分之一面積,只餘三分之二
 油泡生蠔 $17  龍蝦沙律 $90( 四人用 )  供汽車行走。平民食肆的大牌檔,東主連僱員有萬多人,不少人投訴其阻

 紅炆青衣頭腩 $17  街。當局曾在港九多處設經濟飯店以作取代,但諷刺的是經濟飯店卻最先
 美利堅京菜飯店( 灣仔道 )  消失。
 燒童子雞 $5       以下為主要港九大牌檔分布地點簡介:
 104                                                                                                         105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