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联通9月
P. 19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样的小事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要发生无
数回。“Mary 不让我玩这辆车。”“为
什么她不让呢?”“因为她是只小
猪。”“所以,Mary 不让你玩车是
因为她是只小猪?”……
这种重复,是让孩子自己梳理
清楚因果。让孩子意识到 :怎么可
能因为不让你玩车,Mary 就变成
小猪了呢?逻辑上不成立,别人怎
么可能答应你?
让孩子尝到努力争取权益的甜头
而当孩子们诚恳地说服我,
让他们多看会儿电视时,任何时
候,我都会尽可能地满足 :这时
候他们就获得了双倍的满足。一
来,他们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节目;
二来,他们享受到了说服别人可
获得的好处。
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为自己的
权益争辩。事实上,对于看电视
本身,他们已经在说服我的过程
中,自己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少坏
处。
我尝试过把辩论三要素都用
在我的儿子身上。在他 7 岁时的
一个冬天,他坚持要穿一件很酷
的短裤去上学。一开始,我搬出
了家规——我父亲传授给我的一
种毋庸置疑的理念,“你必须穿上
长裤,因为我是你爸,而且我让
你这么做。”但儿子看着我,双眼
泛泪。
然后我尝试调用逻辑 :“长裤
才能防止你的腿冻裂,你才能感
觉好受些。”“但我就想穿短裤。”
道理说不通,我开始打感情牌。
我把自己身上的长裤腿卷起来,
“你看看,现在我也要穿短裤去上
班了。这么冷的天,我穿成这样,
看上去是不是很蠢?”
“是的。”儿子说,但他还是
坚持要把短裤穿上。“你为什么这
么想穿短裤呢?”“因为我看上去
不蠢,而且这是我的腿,我不介
意他们被冻裂,你不用担心。”
我的天……记忆中,那是他
第一次完美地说服了我 :不容他
人质疑的理念(我看上去才不蠢),
缜密的逻辑(这是我的腿,你无
权干涉),以及情感(不用担心,
我自己能承担冻裂后的痛苦)。这
是他第一次收起以往的大哭大闹,
尝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怎
么能错过这次机会,用父母的强
权打击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