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Demo
P. 22
專題報導
臺灣金牌農村交流團與Wallmerod進行交流座談。
Holzhausen村村長向臺灣金牌農村交流團解說導覽。
費,村子負擔80%經費,透過農村更新活化老 房子,例如商店、市政廳等,在這樣的脈絡下 一步步產生改變。為了留下年輕人,村莊提供 年輕人在買地、蓋房或利息上的優惠貸款措 施,吸引他們願意留在當地;整合周邊村落, 建立互相合作機制,如幼稚園的共享與交通車 接駁,讓鄉村適合孩童成長。另外運用在地素 材打造環村步道,綠化周邊整體,同時也作為 村子最重要的景點。曾有村民想把小巷改成大 路,讓大卡車可以通過,在眾人決議下,這個 想法被終止,因為維持舊有城牆比讓大卡車經 過重要,因為那是村子的文化。他們懂得默默 耕耘耐心規劃,30年的努力讓村子經濟結構轉 型,光榮獲選為第25屆農村競賽聯邦級金牌。
■ 般若德(Benroth):人與自然共生 有「未來的生態農村」美名的般若德
(Benroth)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Nor- drhein-Westfalen),為本屆範圍最小的村 子,村內只有300多個居民,整個農村就像一 個森林浴場,二次大戰後,當地就禁止砍伐樹 木,刻意保留原始林,製作村莊綠色地圖,栽 植當地原生種,由樹種專家去除外來種,並進 行有規劃性栽種,砌石雜草也保留原貌,營造 溼地生物棲地。另一方面,積極恢復村內舊有 水路,在安全無慮下拆除下水道,用來灌溉當 地的樹林、果樹,成為果樹草原,讓「生態農 村」風貌更加豐富多元。
村莊中心的烤窯是在地聚會重要場所, 供居民共同自製麵包,最大功能在於凝聚社 區,也因為凝聚力強,居民由下而上提出許多 構想,改善生活並實際去執行,20年前,一 開始村長集合大家,開啟溝通對話,討論解決 的對策,最重要的是希望年輕人在附近就業留 在村內,而老人可留在自己的村子不要去安養 院,並對村內10至90歲的居民進行32頁的問 卷,回收率68%,往後每年滾動式檢討,思考 村子20年後的未來。
對年輕人來說,城市就業機會多,因此, 如何吸引他們留在農村成為一大考驗。以休閒 娛樂的生活來說,由於般若德距離大城市科 隆很近,因此特別規劃了公共車輛接駁,讓年 輕人不需因為上班、上學問題而移居城市。此 外也為小朋友量身打造遊樂場,規劃包括聖誕 節、足球賽、烤肉等活動,讓年輕父母與孩子 們在社區便能進行親子活動,提升對村莊的認 同與向心力。
般若德旁邊的魯皮希特羅特Ruppich- teroth村為第25屆德國聯邦農村競賽銀牌 獎,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Nordrhe-
22 水土保持季刊.2018.09 Autumn NO.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