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74

172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攻擊,對於各種公共事務或客
家事務,都可以暢所欲言、自 由發揮,我們自詡為六堆人的 麥克風。」鍾振斌強調論壇的 中立特色,不分黨派顏色,客 家擺中間,據以針砭時事。
透過媒體發揮影響力,《六 堆風雲》雜誌儼然成為高屏地 區客家公民社團代表,全力推 廣客語,到各地為小朋友舉辦 客語演講比賽,鼓勵下一代多 講客家話。「我們還把這些表 現傑出的演講內容錄音起來, 在我後來去電臺製播客語節目 時播放。」此外,鍾振斌也以 學長的身分,親身帶領六堆大 專青年下鄉從事文化扎根工作。
對於諸如《六堆風雲》雜 誌等在地客家社團,客委會多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年來,持續保持與各地各類客 家社團的緊密互動,期強化客 家公民社會的參與度,藉此打 造公共參與的開放政府。透過 補助在地社團辦理客家公共論 壇,促進青年關注、投入到客 家的公共事務,並定期針對客 家政策及相關法規進行整體檢 討,邀請公民團體參與討論。 客委會還引進外部監督力量, 遴聘客家事務諮詢委員,探討 如何促進客家語言、文化、產 業、傳播及海外客家發展等議 題。目前海內外諮詢委員合計 已逾千人,遍布全臺及世界各 地,客委會不定期在國內分區 召開諮詢座談會議,深入傾聽 各方建言。
指標二:根植客庄的客 家草根社群
客家文化不該只是展示與保 存在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 家文化園區與各地客家文物館 內的展品,而應該是一種客家 社會力的展現。「如果我們希 望客家文化能繼續『活』在臺 灣社會的大環境中,就必須仰賴 客家公民社會的力量支持。 」 洪馨蘭認為,「公民社會必須 自己形成對於客家文化保存、 傳承、保育的決心與信心。」
她認為不只是客語的保存, 也包括客家文化中各種儀式的 傳承。當然關注的議題也不 只是客庄商業街區如何吸引觀 光,還應透過公民討論與運動 的過程,思考客庄景觀如何結
  客家公民社團透過雜誌、社團活動參與 公眾事務。(圖為《六堆風雲》雜誌參 與聲援反水庫活動,照片提供  鍾振斌)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