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電子書 草案3
        P. 62
     交流的場域。跟隨教育部推動跨領域學習,湯允一透過舉辦
                   科學傳播跨領域通識課程,提供非傳播相關科系學生修讀,
                   獲得不錯的回饋與成效。於是湯允一更進一步向學校提議創
                   立科學傳播碩士在職專班,希望提供有意在科學傳播領域發
                   展的學生,透過更多的實作課程,達到學用合一的理想。
                         第一輪在教育部審查系所創立都獲得不錯的好評,不料
                   卻在第二輪校內的評估中,因顧慮少子化問題,學校只願意
                   提供班級學生名額,資源協調與運作則得由系所自行處理,
                   這使得湯允一被迫放棄創立科學傳播碩專班的計畫,留在工
                   作坊繼續努力。然而,科普計劃在執行工作坊時仍然遇到許
                   多困難,由於科學傳播在台灣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
                   在資源缺少下要推行是相當不容易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
                   造成難以和外界交流與合作的窘境。
                         原先湯允一希望透過設立科學傳播碩專班,由校園培養
                   科學傳播人才為開端,卻因資源不足等問題無法進行,湯允
                   一認為這是國家政策的遺漏與不足。在工作坊的交流過程中,
                   湯允一也發現許多業者認為台灣市場不夠大、不具市場價值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