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莲之悟散文集_Neat
P. 23
“少小离家老大回”,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听过“打糖勾”了。
人生风雨,童年“打糖勾”的乐事也渐渐忘却。上星期六几位好友
去永康龙山喝很有名气的据说是祖传三代的绝活——牛血汤,偶而
瞥见路边电杆上赫然挂着“前方 30 米打糖勾”的牌子,惊奇又惊
喜,早已忘却的遥远的童年的记忆骤涌脑海。我信步走到路边的榨
糖坊,5 元钱一根自己“打糖勾”!现场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热闹非
凡,生意异常红火。真感叹永康人灵活的经营头脑,居然把近乎消
失的早年的“童趣”辟开了令人兴趣盎然的休闲生财门道。
“打糖勾”——那高大的近乎原始的木制榨糖机的嘎嘎声、
那飘散着浓郁甜味的熬糖烟雾、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和荡漾在霜风
里的孩子们笑声……一幕幕遥远而美丽的童年往事如潮如涌、如梦
似幻齐奔心头。
《秋色赋》
王勃《滕王阁序》中“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烩灸人口,唐诗中“停车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古流传;《西厢记》里则是
“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
枫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副
“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萍
洲”的凄凄惨惨切切的伤感
模样……
不管迁客骚人怎样低斟浅唱,不管丹青高手如何细绘精描,
终难及自然界秋色至美之万一。譬如芸芸诗人绞了几千年的脑汁,
还不就是一句味淡如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自然以它自己的规律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与天同老的永恒的
《秋色赋》.只有尊重、热爱、贴近大自然,才能触摸它、感受它、
体会它。甚至一片落叶、一棵小草、一声惊鸿都会给你一份美的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