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莲之悟散文集_Neat
P. 52

《大豆过江》与大跃进年代的画

                            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

                            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一九五九年秋 江苏邳县农民朱会然
                       和华君武合作画《大豆过江》,邓拓题句)

                           老家东阳农村,小县城近郊。门前有

                       溪,过溪上小桥有口长长的池塘叫“桥头
                       塘”,塘南沿有座老村校。小时候,天天
                       看村校后墙上的那副画:画面有二个人在

                       拉大锯锯一块很大很大的番薯,旁边二行

                       大字:“你家要番薯几百斤,拿了锯子锯一片”——那是有一天城
                       里来的几个人爬上梯子画的。
                            那该是那个奇怪的年代特有的一种画。那阵害人的“浮夸风”

                       刮过数年,那副画仍在墙上,尽管早已无路人关注。多少年后的一

                       个风雨夜,废弃的老村校的后墙轰然倒塌,那副大番薯画也再也不
                       见踪影。
                            最近偶然与人聊起那年代的事,又想起那副画。我想也许网上

                       能找到?于是上网搜索,当年似曾相识的老画不少,但锯大番薯的

                       那副画却始终没找到。
                            搜索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农民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里,把身心皈依于乌托邦式

                       的理想,再聚合为现代神话般的理想图景。原始艺术的粗犷浪漫,

                       民间艺术的朴拙自由,漫画的夸张,宣传画的直率,还常常夹杂着标
                       语口号的诗歌。用起重机吊起大玉米棒或划着豆荚渡江之类的虚构
                       图景,后来常被认为是"亩产万斤"式浮夸的写照。然而艺术作为情

                       感的形式,它所表达的是感情和愿望而非现实。现实固然虚假荒唐,

                       感情和愿望却虔诚热烈。因此,当历史否定了"大跃进"之后,艺术史
                       却并不能断然抛却"大跃进"时代艺术。”
                            我惊叹这段文字的精辟!我把搜索来的老画集而成册,也把这

                       段文字编入其中存于此日志。老画册不能录入本册子,于是便只剩

                       下这些文字了。

                                                            50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