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莲之悟散文集_Neat
P. 53

情人节随笔


                             今天是“七夕”,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近年来

                       被年轻人公认为中国的“情人节”。以前中国没有情人节,太寂寞
                       些,于是早些年进口了洋人的。中国的男孩女孩们一度曾热火朝天

                       地过着洋人的节日,闹得每年“2.14”玫瑰花贵,就象祖宗当年闹
                       的“洛阳纸贵”。不过“洛阳纸贵”好象与情人无关,那是晋代左

                       思《三都赋》写成后,洛阳豪贵人家竞相抄写,闹得纸张涨价了。
                             有些事着实教人费思量。国外有人写了篇“罗米欧与朱丽叶”,

                       有人写了本“茶花女”;后来又有人写了“蓝桥遗梦”、“猩红文”
                       等,一律归档为“世界名著”,“名歌剧”什么的。但中国号称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五千年来,我们的祖宗洋洋洒洒有过多少风流韵事,
                       有多少轰轰烈烈、美丽动人、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却怎么在地球

                       上都排不上号。我看属世界顶级水平应属“牛郎织女”、“天仙配”
                       了,那是人、仙间的动人爱情;贵族型的当数“长恨歌”、“红楼梦”。

                       老少能详的“梁祝”应是学子的经典恋爱故事。“西厢记”不仅故
                       事委婉动人,那“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

                       的词句美丽得令人如醉如痴。“杜十娘”就比“茶花女”多了一分
                       爱的尊严和骨气;“牡丹亭”、甚至“聊斋”里的人鬼、人狐情也绝

                       不比“人鬼情未了”差。中国的“田螺姑娘”我看也比外国的“灰
                       姑娘”要实在和可爱些。

                             当然细想起来,祖宗们的爱情故事与现代流行模式好象有不
                       同。古代经典爱情流行模式是“落难公子中状元,私定终身后花园”,

                       如“西厢记”式。而现在,男人往往是对着女孩带着哭腔唱着流行
                       情歌或幻想着“英雄救美”,而美人们则理智多了、自信多了。不

                       信你看女歌星唱的流行歌极少带哭腔,而男歌手则相反,极少不带
                       哭腔就是明证。中国的男流行歌手唱情歌为什么那么爱哭腔装可怜

                       相,也着实教人费思量。当然这好象说得太远了。
                             值得庆贺的是中国的年轻人终于有了中国“原生态”的情人

                       节。今年是农历闰七月,我们为牛郎织女今年能二度相会而高兴,
                       也为中国的有情人祝福。“2.14”尽管是洋人的,但中国的年轻人



                                                            5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