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降一波
P. 16
系上參訪 三鶯線捷運工程 特殊工法
竹削護坡工法
竹削護基工法為近年來日本所開發之新技術,該工法可
克服傳統式邊坡保護的不適性,尤其適用於都會區之丘
陵地形竹削護基工法非常適用於國內橋梁基礎之施作及
採用,本工程鄰近青山路段之橋梁工程,部份橋墩基礎
座落於坡地高差大的地形,故而首度引進該工法採用竹
削護基工法有開挖減量、環保減碳、工期縮減之優點。
固定式起重機
俗稱天車,由於三環三線的捷運三鶯線行經的路段路幅
前言 寬度不同,再考量到施工動線等因素,所以會將工程中
橋面版的U型梁分別依現場施工之適合性、經濟性,採
107年3月31號為本學期的校外參訪,本 用現地模版組立、灌漿製作之場鑄工法,或於適當場地
次參訪為使學生了解捷運興建工程與橋 先行完成橋梁構件,再運至現場吊裝之預鑄工法等方式
梁工法,讓我們直接走訪工地,聽著承 製作,承運未來捷運運行的重責大任!
包商了解整個工程的工法,接下來讓我
們看看這次的參訪內容吧!
三峽老街
明末清初,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坐著船沿淡水河,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形成村落
。人們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大都住於水邊,所以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是橫溪、三峽溪、大漢溪附近
,後來因所住侷限才漸往山地發展。
三峽因山區範圍龐大,先民耕種之餘,上山伐木、採藤、燒炭,且三峽近山產大菁(可製作染料),
又有清澈的三峽溪水,故由淡水河運進布匹,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
工程簡介 為最多。後來有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又有天然資源樟樹,於是人們開始種茶及製
作樟腦,染布、茶、樟腦為三峽過去最大的物產。
路線全長:14.29公里
車站數量:12座車站、1座機廠
預計完工日期:112年2月 結語
路線起於捷運土城線頂埔站,全線採高架方式往三峽方向行經土城區中央路四段,於媽祖田附近跨越國道 這次參訪廠商細心地從頭講解本次工程的各項內容及工法,從何謂統包工程到施工工法及目前進度都
3號後進入三峽區介壽路三段,其後行經橫溪環河道路於駕訓班及舊瀝青廠附近向西跨越三峽河,再沿新 有妥善的說明,都讓土木的學生能充分了解這次參訪的目的與達到使學生開開眼界,也使學生能夠體
闢之臺北大學特定區聯外道路,經國家教育研究院側,轉至三樹路、國慶路、復興路至臺北大學側,並沿 驗未來的工作取向,由於本次參與對象多數為一年級,對於專業的知識尚未全面,想必經過這次的參
國道3號路堤向西跨越高速公路及大漢溪,後進入鶯歌區三鶯新生地,再沿鶯歌溪跨文化路及縱貫線鐵路 訪,以及榮工工程的詳細講解,同學們受益良多,在未來面對職場上的不管事工法還是管理上發現問
,經三號公園後,沿鶯歌溪向北,轉中山路北側跨中山高架橋及縱貫線鐵路後至鶯桃路,最後於鳳鳴國中 題都能會憶起這次經歷,迎刃而解。
前轉福德一街設置終點站及尾軌。計畫保留未來延伸至桃園八德地區,以銜接桃園航空城捷運線。
參
訪
照
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