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第106學年度畢業專題成果展手冊
P. 56
二、 專題簡介
對所有年輕人而言,能成功轉化為成人,是生命發展的關鍵。在執行兒少保護與扶助中,安置
兒少終要離開安置系統,面臨自立生活;安置兒少年自立將面臨生命發展及離開安置體系雙重轉化
之挑戰。身處自立情境的少年面臨許多的議題,包括經濟、居住、就業、就學、職能、醫療健保、
情緒支持及監護權等諸多社會生活的挑戰。彼等少年可能因身心未臻成熟、自立生活能力不足,衍
生出多元的社會問題,如當是類少年進入成人期易陷入貧窮、遊民、更甚者形成心理、偏差及犯罪
等。為使身處自立情境少年能累積自我效能地重返社區生活,在安置體系末環,安排離院或家外安
置少年個別性的培力/自立計劃,是避免福利效果功虧一簣的關鍵。
鑑此,本專題針對安置兒少作為探討與服務對象,進一步定調以「愛、培力、設計」為方案設
計與實踐之主題。設計一系列外展培力課程,並藉由參與安置機構之兒少自立生活服務,達至本專
題之目的,依序為,一、了解愛、培力、設計方案實施歷程。二、「愛、培力、設計」服務實踐之質
量分析。三、發展安置兒少自我效能之培力計畫的機制與環境。以下針對實施場域、對象、思考地
圖、實施架構圖、時間序與工作地圖以及創意作品等進一步描述,以說明本專題從「發想」至「執
行」的整體縱向與橫向歷程。
三、專題目的
一、了解愛‧培力‧設計方案實施歷程
二、愛‧培力‧設計服務實踐之質量分析
三、發展安置兒少自我效能之培力計畫的機制與環境
四、專題發展過程與內容
本專題擇選中區衛生福利部兒童之家做為培力方案服務的實施場域。實施對象為中區兒童之家
8 小家,每小家約有 11 至 13 位兒少,分別是兒童 67 位;少年 38 位,共有 105 位兒少。各小家之「兒
少」為混齡,但依性別不同安置於小家。安置原因可能因失依、家庭失/低功能未能承擔照顧之責,
經由一般民眾申請或社工轉介安置之一般兒少,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且智力正常。外展
培力服務人員為本專題 16 位同學,每小家有 2 位方案帶領同學/Leader,服務時程為 106 年 6 至 9
月;共執行 9 次服務(包含創意培力鷹架課程)、2 次競賽活動「家具組合大賽」與「食神大賽」以及
「兒家培力/自立方案服務成果展」。特別是在創意培力鷹架課程中,帶領兒家的 8 小家的 16 位同學,
除了以本身的創意研發了 8 項創意作品;另以兒家兒少創意發想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其創意,共 8
項創意作品。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