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117
但是,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我想在此一提,就是當我們選擇 「 讓我的小孩不停補習 」
時,貼在這件事情上面的情緒,究竟是 「 證明我的能力不比別的父母差 」,是 「 擁有
主控權 」 的情緒使我們感覺良好,還是真的是 「 提供小孩有更多樣的選擇 」 的情緒,
在督促我們無止境地加班,來支付他驚人的補習費用?這其中不同的情緒貼入狀態,
也許你會說在小孩符合父母的預期時,看似沒甚麼差別,但往往一但小孩成績不如預
期 ( 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小孩 ),我們是會因為 「 主控權受到踐踏,能力受到質疑 」
而怒不可抑,還是會因為這 「 本來就是小孩自己決定後的選擇 」,而支持他前往其他
項目繼續去發展與探索呢?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成績單,當我們堅持孩子應該如何如何
地被教育,才是正確的方法時,我們心中對這些選擇,表面上好像都振振有詞,道理
井井有條,理智而充滿邏輯,但我們在這些行為,與決定中所貼入的自我情緒,其實
常常是很值得玩味的。
如果我們再不正視情緒,再不鍛練自己對情緒的察覺能力,因而被情緒左右而不自
覺,坦白說,可怕的其實不是情緒本身,可怕的其實是我們的 「 不自覺 」。任何事情如
果是進行在 「 不自覺 」 的狀態下,那值得去多多留意的,是我們為何連自覺都無法自覺,
而不是繼續排斥,然後導致對於自己的情緒越來越生疏。
《情貼法 -1 圖 042》
11 6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