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176
F. 二元、三元、四元
所以上面第三點所提到的 「 景深 」,就牽涉到我們在觀察的畫面究竟是在 「二元」
(長+ 寬) 的平面狀態,或者是在 「三元」(長+ 寬 + 高 ) 的立體狀態上。有時候明明
是真的實際物品,所謂真的實際物品,基本上本來就一定是具備長、寬、高的一些 「
立體 」 訊息,但也可以因為打燈光的方式關係,因而造成畫面深度 「 太平 」 了的結果,
那時你就會聽見攝影師對燈光師說:「 打得太平了,調整一下吧。」 這句話的意思,也
就是物品跟場景,在關於景深、立體的訊息是不太足夠的,換句話說就是陰影的表現,
不夠細緻,就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明明是 「 三元 」 的真實世界就會被呈現得像是 「
二元 」 一樣。但另一方面,例如像是漫畫,明明是 「 二元 」 的世界,但卻可以因為畫
家在畫面上刻意利用像透視法、陰影佈局…等技巧,架構出景深、空間感、立體感…..
的訊息暗示,結果就會變成很有「三元」的效果,這也是很常見的,像素描家或油畫家,
基本上都是極為善長在 「 二元 」 的世界,也就是平面的紙上,架構出幾可亂真的光線
與陰影,傳達出非常 「 三元 」 的感覺,彷彿這幅畫像是浮現在眼前一樣地栩栩如生。
所以 「 二元 」 或 「 三元 」,並不一定是畫面在物理上的實際狀態,反而比較多是在形
容畫面呈現之後的 「 感受結局 」,形容對視覺,對人類的大腦而言,看起來是 「 二元 」,
平面的感覺,還是比較 「 三元 」,立體的感覺,所以也可以將 「 二元 」 與 「 三元 」 的
資訊同時陳列,甚至互相銜接,那都會讓我們的視覺有 「 錯覺 」,或有種 「 混亂 」 的
效果。還有像是越被呈現成 「 三元 」 感覺的畫面,就越有 「 寫實感 」,相反的越被呈
現成 「 二元 」 狀態的畫面,其實就會越有 「卡通」 或 「 不真實 」 的感覺,像這些都是
可以在觀察到後被分析出來,然後在我們的大腦裡蒐集歸檔起來,提供我們以後在架
構 「 腦中的影片 」 時來加以運用。
那何謂 「 四元 」 ?四元的世界就是加上了 「時間」 的運作,長+寬+高+時間就
是我們這裡在說的四元。例如一段影片呈現了 10 秒鐘小貓玩耍的畫面,那這就是 「 四
元 」 的畫面呈現方式。所以四元的畫面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面對的畫面,因為我
《情貼法 -1 圖 069》
們自己是不會靜止太久的,車子會移動,衣服被風吹拂也會移動,這些畫面都是 「 四元
176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