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68

常吃哪道菜,會降低對那道菜的美味感,還有商業企管在所說的所謂 「 市場邊際                                         達青春期的時候,大腦則會進行一波正常的神經元大量修剪,所以很多的 「 小時了
          效益 」,都很有可能就是跟大腦這樣的特性是有關連的,或者我們常聽情場高手會說                                              了大未必佳 」,也有可能只是這一個自然現象的反應,但我們卻會因此對長大了的小

          「 追到手的就沒魅力了 」,或著 「 安隱的生活使人變笨 」…. 等,都是因為太容易得到,                                       孩產生了很大的 「 失望 」 情緒,但如果用 「 青春期腦神經將被大量修剪 」 的角度來看,
          反而少用到很多的腦神經,所以相對對於這件事物的 「 感覺 」,本來就是比較少的腦                                            或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要去直接幫助他,繼續把握腦神經連結,一樣還是有很大的
          神經在參與,所以 「 感覺 」 自然就會變得 「 少 」 了,因為參與這事的相關神經數量,                                       空間可以重組、塑造的特性,幫助他發展出之後的優勢,而不是因為太失望而提早
          真的就是變 「 少 」 了。試想,不容易得到的任何東西,我們可是要處心積慮、觀察了                                           放棄了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知道腦神經的這些知識,來幫助我們處理自己的情緒,
          解、面對困擾,仔細推敲、想盡辦法、勇於嘗試、…這些,都是要用到很多很多的腦                                               如果對這樣的孩子很失望的情緒能得到恢復,也就比較能幫助成長中的孩子從 「 自

          神經的,都是要動很多很多的腦筋才能完成的,所以很多神經在這過程反而得到增                                                                                                    己竟不如小時候 」
          長,並且一旦終於成功,就會有 「 這麼多的神經 」 可以一起參與感受,一起在腦內交                                                                                               的錯愕情緒中,重
          換 「 終於成功 」 的訊息,心中 「 百感交集 」「 無限感動 」,真的都是要有很多腦神經                                                                                          新定位自己,並試

          在運作的人,才能有福氣去擁有的情緒感受,而這也就是 「 享受 」 是必須要被 「 感覺得                                                                                            著找出一個不同於
          到 」 才成立的觀點,當這個沙發超舒服,但是我就是感覺不到時,這樣其實 「 享受 」 是                                                                                            兒童時期的新自我,
          不存在的,就算我整個人也都已經坐在上面了,但其實因為我感覺不到,所以其實,                                                                                                   用新的觀點對自己
          我仍然是沒有 「 享受這個好沙發 」 的命。我忍不住想,這說不定也就是人類大腦喜愛                                                                                               重新出發。
          挑戰的原因,例如,明明已經穩定美滿的婚姻,有一方總喜歡襪子不收,抽屜不關,

          與別人搞曖昧,一直就愛去挑戰老婆的底線,或像明明聽得懂話語的小孩,硬是要故
          技重施的重複犯錯,去挑戰父母的反應會是如何,導致很多 「 明明就是故意的 」 的這
          種事件,是否源自於我們的腦神經特質,本來就有這一個部分?越處處限制,就越會

          找出奇怪的事情來挑戰,因為腦神經就是喜歡被使用,而不真的那麼喜歡被剪掉,腦
          神經的這種 「 運作設定 」,恐怕是影響我們很多的 「 情緒 」 狀態,另一個可以考慮的
          原因。挑戰過程中使用很多腦神經,於是感受到的也就跟著豐沛多樣,而且心中的情
          緒就會多采多姿,生活於是就有了豐富的顏色。



                如果因為 「 福氣 」 而使我沒有了 「 享受的命 」,在我現在看來,怎麼看都不像是一
          種最好的福氣了。所以當我們隨時維持腦筋的使用,真的會防止自己退步,這的確是千
          真萬確,而越小的孩子進步越快,則很有可能是因為未成熟大腦的神經連結,比一般大

          多數的成人的大腦,直接是多了有百分之五十那麼多,但在一般正常狀態裡,當我們到                                               《情貼法 -1  圖 025》

       68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69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