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進擊的電競視界
P. 7
第一章台灣電競成正統行業
立法委員暨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理事長鄭寶清表示,此政策是對電競產業發展表
台灣文化部增設替代役 示重視,以及選手退役後,不必擔心兵役問題,以替代役的方式延續選手生涯與傳承經
驗,透過解決服役問題,更能解決台灣目前電競面臨人才斷層的問題。站在協會立場,
希望電競能成為正式中華奧委會的運動項目,並且發展更多的賽事層級及地方賽區的建
電競選手納替代役 立。
是否實質幫助 仍有質疑聲音
記者/黃郁庭、鄭筑云 邱伊婷表示,可行性不夠及名額不足,職業電競選手需要高強度的練習,如服完役後再
重回賽場,反應速度及手感都大不如前。而張宇認為,相關規定不夠完備,臨選辦法不
台灣電競選手在國際比賽中表 明確,對於現役選手沒有實質的幫助,反而是曾在國際賽場上獲得獎項的退休選手或教
現優異,電競產業在各國也帶動 練團較有機會申請,法案需要再做調整,才能真正符合選手的需求。
龐大的經濟效益,今年 2 月初文
化部增設電子競技專長類別替 沈威廷提到,職業電競選手的黃金期只有短暫的五年,若無在學證明,就必須面對兵役
代役,部分業者態度樂觀,但也 問題,現階段替代役條款,對電競選手毫無幫助,若去申請替代役,也是隨機分配到電
有質疑聲音,認為此政策無所幫 競產業相關單位,如電競協會。即使當兵的地點是在電競業,身為職業選手無法在自家
助。 公司練習遊戲技能,甚至無法參賽。期待能夠透過跟政府對話,讓相關政策和規劃能夠
更貼近產業發展需求。
文化部比照圍棋替代役,規劃一
般替代役分發至電競協會服勤, 台灣市場小 電競發展有限
擷取自 101 創業大小事
共開放 10 個名額申請,試辦一
年後,依實際情況調整做法。 目前電競選手以「技藝文化表演者」正名。謝松佑認為,電競界會積極想正名的原因為,
另外,教育部將電競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也公告在「智力」成 若如同職業棒球,可用企業名義來支持戰隊是最好方法,但現今廠商只能以「廣告行銷」
份大於「體育」成份的前提下,無論電競是否能認定為智力運動,都可 名義贊助隊伍,預算是有上限的。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台灣市場過小,要扶植台灣的電競
用「技藝文化表演者」為電競選手正名。 展業,必須增加台灣人口數。
解決兵役困擾 有人樂觀其成 以買賣商品做為比喻,謝松佑認為,若留在台灣只能在內需市場獲取微薄利益,加上人
口數少,唯有外銷才是上策,因此,若戰隊中有優秀選手,會鼓勵到國外發展。
對於政府的作為,各方皆有不同的看法。韓國是個典型的例子,有政府
的扶持,政府給予企業回饋,企業投資選手,一套完整的體系 ; 相反地, 2017/04/18 銘報即時新聞
台灣為民間投資,因此母企業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否則支撐不下去。
閃電狼隊經理張宇認為,現階段的政策是好的開始,電競選手職業生涯
短,活躍期間為 15 到 22 歲,是反應與專注力最好的時段,普遍退休年
齡為 25 歲,與一般體育選手大不同,不希望因為兵役問題,而造成訓
練中斷,影響出賽。 閃電狼隊經理張宇表示,電競選手
活躍期間為 15 到 22 歲,是反應與
台灣電子競技聯盟電競賽事部蔡安柏認為,這是對電競正面的肯定,也 專注力最好的時段,普遍退休年齡
是在台灣的一大突破,包含政府的政策、社會的接受度,以及媒體的關 為 25 歲,不希望因為兵役問題,而
注度等,都是逐漸正面。希望政府能有不同電子競技賽事層級,以及地 造成訓練中斷,影響出賽。
方化的發展有所重視,與國際接軌。 (圖、文/黃郁庭)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