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電子報-封面.pdf
P. 8
7 8
用愛土地的心沖出 _3 在地 再加上其父親無意中發現鳳林的自家農地適合咖啡生長,從最原始的16棵咖啡樹
苗,繁殖到500多棵,並著手研究台灣的咖啡市場。陳宣儒決定從農,接手父親種植的
手中的美好滋味 青年 咖啡。從最基礎的種植深耕開始學習,並找機會到從事有機耕作的農場見習,同時參
故事
與農場的展售工作,累積有機種植技術和產品銷售的經驗。
Local Story
文、圖/吉安鄉公所
木宣咖啡園位在花蓮鳳林,在吉安有個小型工作室。每到咖啡產期,凌晨3點天未
亮,陳宣儒就出門前往位於鳳林的咖啡園,大約從4點採到上午9點。而下午就進行採
收後的加工及後續工作。不僅如此,採收後3、4天還要給
咖啡樹施肥。而非咖啡產季時,陳宣儒除了投入咖啡的
行銷事務之外,還到慈科大進修推廣部、東華進修推
廣部,解說咖啡從生豆採收到後續加工的過程,日
子過得充實而忙碌。
將時間回推到2014年,陳宣儒退伍才一年,就前往
上海阿姨開設的娃娃車工廠工作,但覺得該份工作與自己
的興趣不符,工作8個月後就決定回來花蓮。回到花蓮之後
,陳宣儒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曾考慮往公職
發展、準備公職考試,但後來他看到一篇有關青農發
光發熱的報導,且受到政府鼓勵青年從農政策的號
召。
第三十四期電子報
花東居遊趣 Quarterly Newsletter
Vol. 3
東台灣 Lifestyl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