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写给唐诗》
P. 5
总序
寻梦千古
杏花微雨,杨柳依依,转眼又是一年春。岁月总是趁人不备,悄然逝去,就像那个遥远
的大唐,金子一样的年代,被如流的光阴,无情封存,成为琥珀里的一只昆虫,静止在美好
的年华。大唐的一切都离我们远去,行走在盛世的我们,想做一个大唐的匆匆过客,已成痴
妄。
曾几何时,缘分成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让今人和古人不再隔着湍急的时光之流遥遥
对望,而是在诗里相逢,梦里相知。江山更迭,佳人玉殒。过往的繁华与喧嚣,都已成过眼
烟云。只有翻开泛黄的书册,手指轻触那一行行字迹,才能感受到来自千年前的悲哀与辛酸。
梦回大唐,在青铜的酒杯里斟满离愁,陪太白大醉酩酊;在萧瑟的枫林里凋伤玉露,伴子美
心忧家国;在凄切的琴声中掩泣叹息,同乐天感伤时事;在哀凉的马嵬上怅惘而立,与义山
托心杜鹃……他们是那么遥远,远到只剩黄土一抔,却又那么近,近到我们能对他们的忧伤
感同身受。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轻忆梦中人,梦醒时分叹红尘。
人生太长,长得能让你历经世事沧桑;人生又太短,来不及读完手中那卷诗书词章,品
完那盏雨后新茶,就已垂垂老矣。尘世种种,于我们有太多诱惑。沉迷在烟火之中,将开遍
了的姹紫嫣红,尽付与断壁残垣,老来空有一腔壮志难酬,闲翻诗书,才发觉一直期待的地
老天荒,就在一首诗内。
何其有幸,在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它们。
曾经的怅惘,成了今日的追忆。正如义山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日的风光霁月,又被谁所改写?太白也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遥挂
在苍穹的那一轮满月,万年如一的模样,见证了古人的生死悲欢,准备与我们共度一生。
岁岁年年人不同,亘古不变的,似乎只有那景与情。刘勰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
近”。即阐明匠心独运的人能够观察研究事物的形象任意挥洒。月可以是“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可以是“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也可以是“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
夜郎西”……它可以是儿童的瑰丽幻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友人的担忧和祝愿……
这次活动,我们从古人的诗中提取意象,进行二次重组,是对意象的理解和加深,也是
借助意象,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因能力有限,作品可能不如人意,权当是青涩的青春中一个
小小的纪念。岁月匆流,望将来的我们回首看见现在青涩的少年,也能嫣然一笑,拿起诗卷,
轻声说一句:“不负遇见”。
千古风月,以此为记。
何嘉茵
庚子年桐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