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論語愛
P. 106
善人難得,孔子感歎「未見其人也」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
下」。君子中庸、無執、無私的精神體現。因為誠信、寬容、理性,和順致中
和,不好高騖遠、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不管是失意還是得志,是順境還
是逆境,都秉持高尚的道德原則,恪守本份,己立以立人,己達以達人。北宋
的蘇軾在詩、詞、文、賦、書法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而做為一名文官,
一生的仕途坎坷多變,卻能嚴守一位文人或文官所應有的氣節。《宋史》「忠
規讜論,挺挺大節,群臣無出其右」、「 器識之閎偉,議論之卓犖,文章之雄
雋,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之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故意之所
向,言足以達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似。至於禍患之來,節義足以固其有守,
皆志與氣所為也。」。陸游更是對蘇軾十分景仰:「公不以一生禍福易其憂國
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放翁題跋•跋東坡帖》)
相傳蘇軾自嶺南北歸常州後,曾用盡積蓄購房一處,準備遷居此處。一晚
踏月散步,聽一老嫗哭訴百年老屋被不肖子孫典賣,蘇軾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
正是自己所買之屋。遂退還,且所用購房之錢一文不要,自己卻不得不借房居
住。臨死前,召子至床前說:「吾生不惡,死必不墜(下地獄)」。蘇軾一首
絕筆詩《夢中作寄朱行中》坦然的將自己比做美玉,及春秋時代的名相鄭子產
(孔子曾稱讚鄭子產是「古之遺愛」)!
《論語愛》(94)每天五分鐘 2019/9/2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
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