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論語愛
P. 78
大腦『邊緣系統』包裹著小腦『網狀系統』,『網狀系統』的網狀結
構,指腦幹內彌散的白質纖維交織成網、網眼內散佈不同大小的神經元的細胞
體與纖維混雜區。可分為內側 2/3 的效應區(成自大中型細胞)和外側 1/3 的感
覺聯絡區(成自小型細胞),內含許多網狀核和中縫核,網狀結構與腦的各部和脊
髓有廣泛聯繫,架設出人的知性與理性的分野與構築。
『網狀系統』是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的重要聯絡站或中樞,對軀體運動和
內臟活動有調節作用,對覺醒、睡眠、意識和內分泌活動也有影響。「邦有
道,則知;其知可及也。」是正常修道之人,人人可及。
網狀結構也稱『網狀系統』,網狀結構在腦幹(即中腦、腦橋和延髓)中央
部分的類似蜘蛛網的神經結構。由灰質和白質混合組成。腦幹網狀結構對聽覺
信號的傳入有調節作用,「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是
非常修道之人,非人人可及。
《論語愛》(65)每天五分鐘 2019/8/3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今女畫。」(6.10)
東漢永平元年(58 年)徐防上書云“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是漢人於
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詩》直承子夏。
清代學者崔述則對《論語》的成書提出不同看法,崔述注意到今本
《論語》前後十篇在文體和稱謂上存在差異,前十篇記孔子答定公、哀公之
問,皆變文稱“孔子對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問則稱“子曰”,表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