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論語愛
P. 74

志向,即是心中所未行的。 父死子便可自作主張,此時看他(兒子)所行的
               事。 進一步凸顯傳承之道, 是「父在觀其志」觀 watch 觀看與察看內心裡的

               世界。「父沒觀其行」觀察 observe 注意察看生活的點點滴滴



                           孔子談孝子是繼父之志、述父之事;父死子繼,綿延不絕,死而不死,

               此為中國人所謂的永生。 曾子說「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父母之正道,勇於承接善德,發展與創新。擇善而從,為人子之至孝處;切莫

               不問父之是否為惡,一味繼承,反助長邪惡,反成大不孝,就是說,父之道有

               不正、不合理處,雖朝死而夕改,也是正確的。






               《論語愛》(60)每天五分鐘 2019/7/29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2)



                         (1)替晚輩選婿,「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適才實用,Have

               the way 邦有道不廢 Fittness;No way 邦無道免於刑戮 Hurt,傳承之道也。
               (2)替自己找路,識時務實用~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

               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

               My way 有道則知 Full;邦無道 No way 則愚 Fool,生存之道也。

               (3)替言行選道,適時實務~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

               言孫。」(14.4)
               邦有道與邦無道都要危行~慎行;邦有道危行危言~慎行謹言;邦無道言論必

               謙遜,真生存之道也。

               (4)人尋覓找路,非條條路道找人,成敗取決於自己~子曰:「人能弘道,非

               道弘人。」(15.2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