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論語愛
P. 85

《論語愛》(72)每天五分鐘 2019/8/10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

               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
               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9.11)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 「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 禱爾于上下神

               祇。」子曰:「丘之禱久矣」(7.34)。


                        (1)孔子病趨嚴重,子路以其在弟子中的年長地位,為孔子預備後事。

               孔子嘗作魯國的大夫,所以準備以大夫之禮為孔子治喪,以表尊敬。大夫有家

               臣,治喪時,行臣禮。孔子此時已無家臣,子路便使孔門弟子為臣。孔子疾病

               日漸減輕,獲悉子路使門人為臣,沒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應該以士禮治

               喪。子路偽為有臣,是實行詐欺,欺人欺不了,只有欺天,欺天即是欺自心。
               孔子的意思是,大家以弟子的身分為我治喪,名正言順且親切,何必死於假臣

               之手。縱然沒有家臣為我舉行大葬,我也不會死於道路。孔子不重視虛榮,不

               要欺人欺天,天不可以欺騙!



                       (2) 孔子重病,學生子路去求神問卜,孔子跟子路講你不用幫我祈禱,
               我已經祈禱很久了。孔子自己接受命限的態度,人接受命運安排,才能少怨天

               尤人,對神佛有所求的,是感覺到生命裡的不足,祈求「世界和平」「國泰民

               安」也是尋找一份心力的依靠,孔子從心裡去省思,心靈成長,內心成熟,在

               生命有逆境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來的是,有否關注自己的內心、生活中有否

               專注,點點滴滴的累積,生命的能量會大不同。


                       (3 )孔子他不相信鬼神,只相信自己,孔子不講神通,生活行止都符合

               天道,就是最好的禱告,孔子一生成為聖人,修行那麼好,也一樣要面臨生死

               的問題,這個就是命限,佛教講因果、業力、修行,修行越好越有成就,業力

               就越顯現,可以把生命的債務還清,成就今生正是命限。心靈就是人的廟堂,

               心地光明,夫復何言,活的越清清白白的,越沒什麼需要交待的,坦然活著盡
               心盡力,離去時就更坦然吧!子路先孔子而死,命也!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