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論語愛
P. 89
魏徵答說:「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
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博得「忠臣」
虛名,卻使「家國並喪」,徒然令人扼腕!
「六邪」由「具臣」起,積邪日重。「具臣」是「充數之臣」,既是充數,
似應無關大局,何以會是「姦」、「賊」之始?因其人既無才又無德,多貌似
忠厚又自以為是,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積年累月,遂成邪惡。孔子曾責備子
路、冉求不能真心國事,無異「具臣」。從實際情況來看當時,孔子不也藉此
機會另類推銷子路、冉求。
民主時代無「君臣」之名,「君臣」之關係無所不在。主事者要能賞識
「六正」,分辨「六邪」;要使「良臣」在位,避免「忠臣」誤事;更應防範
「具臣」結黨營私、興風作浪;務使「諛」、「讒」 、「姦」、「賊」之徒不
生,可無往而不利!魏徵之良臣與忠臣之論,於魏徵之餘生與往生之點滴,太
宗之愛與恨交加,「君臣」不過是「君使臣以禮」與「臣事君以忠」之選項運
作而已矣!
《論語愛》(77)每天五分鐘 2019/8/15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
必偃。」(12.19)
領導理念,是殺無道,以就有道為標;實際操作,是上尚德風,下必德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