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Demo
P. 170
168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有跟臺灣的關係,都放在所有
族群共同的歷史及共同的經驗 當中去了解,藉以完整建構多 族群的臺灣歷史。包括客家人、 閩南人、原住民、外省人,再 加上新住民,從過去到現在、 從四族到五族共和所建構的族 群關係史,都要仰賴學術研究, 才可能互相尊重,和諧共榮。」
客家研究倡議保存並尊重客 家和其他族群的語言與文化, 促使臺灣各族群互相影響、彼 此學習,因此徐正光欣見目前 教育部重視閩南話及其他本土 語言的復興,也極為認同客委 會的族群政策,「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主張族群主流化,推動 各族群說著不同語言,僅管來 自不同地方,大家都應該互相 尊重。」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指標三:彰顯「臺灣客 家研究」在國際特殊性
掀起全球客家研究浪潮
目前臺灣已有六所國立大專 校院成立客家學院和相關研究 所等正式學制,培養客家研究 人才,不僅建立了客家知識體 系,也掀起全球客家研究浪潮, 包括中國、日本、馬來西亞、 新加坡等國都出現愈來愈多的 客家研究團隊,已開始呈現豐 碩的研究成果。
「東南亞的客家研究是臺灣 客家學界激勵出來的!」蕭新 煌直指,因為臺灣學者在過去 近 20 年來到當地進行客家研 究,將原本零星研究客家領域 的學者聚集起來,例如新加坡 黃賢強、馬來西亞黃子堅、安 煥然等學者,也帶動高教學界 與客家會館對於東南亞客家族
群相關社會研究的興趣。利亮 時也點出,由於臺灣學界與東 南亞長期交流互訪,進行學術 研究,累積了相當的影響力, 由是喚醒當地客籍華人逐漸淹 沒的客家意識。
「我於 100 年開始到東南亞 展開長期的客家研究,初到馬 來西亞砂拉越州新堯灣時,我 是臺灣學者的身分在當地就成 了話題。」羅烈師以自身研究 經歷為例說明,透過與當地居 民談論,學者就成為把臺灣經 驗轉進當地的窗口,帶動包括 社區營造、文化資產、地方創 生等經驗交流,同時也分享臺 灣如何看待與保存多元文化的 做法,與當地產生共鳴。
打造世界客家文化中心
早在第一任客委會主委范光 群任內,就積極推動臺灣與全
除了學術上的交流,客委會近年也透過 「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計畫」促進臺 灣民間客庄與東南亞客庄的交流。圖中 為新竹縣客庄文化策進協會,藉由計畫 前往馬來西亞的新堯灣客家村探訪客家 華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