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研精132期.indd
P. 85
83
(3)產地:
赤芍主產內蒙多倫諸旗及山西、黑龍江、吉林;川赤芍主產四川阿壩及雲南、
青海、甘肅等地。
(4)功效:
赤芍功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白芍則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故有「白補赤瀉」之說。
(5)目前赤芍因野生資源匱乏,有許多廠家將野生與栽培貨「兩摻」,但野生貨有「糟
皮粉碴」的特性,明顯看出外皮層與木質部剝離並顯露放射狀裂隙,而栽培貨(又稱
黑白芍)則明顯質感緊緻不疏鬆。
(二)不同產地的白芍差異
產地
自南北朝到清朝,一致稱頌杭州的白芍品質優良,到民國形成安徽亳州(亳芍)、
浙江杭州周圍(杭芍)及四川中江(川芍)為三大產地,亳白芍產量最大,佔全國白芍
產量的 70%, 註 6 其中杭白芍主產在浙江東陽、磐安周圍地區,以杭州為集散地,但
種植及產出越來越少,幾乎只剩下浙江當地及少數追求道地產地醫館使用。
外觀與性狀
(1)依 2020 中國藥典的性狀描述:
白芍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 5 ~ 18cm,直徑 1 ~ 2.5cm。表
面類白色或淡棕紅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
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氣微,
味微苦、酸。
(2)對比三種白芍可以發現:
亳芍色白、表面相對平坦、外圈皮部也相對平整;杭白芍色淡紅棕色,斷面顆
粒狀較明顯,外圈皮部縱溝也較明顯,維管束環層較立體,整體相對皺縮;川芍性
狀與亳芍相近,但顏色偏粉色,維管束顏色較深而中心部偏白(參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