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6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076
1.1992年IFSAM第一届世界管理大会( 东京) 1045
的环境以实现这种转换。 根据自私的来源和传递方向的明确或含糊,可以把知识转移分为四种模
式。 所谓明确化指可以公式化、难以交流。 四种模式如下: ① 来源含糊,传递方向含糊; ② 来源明
确,传递方向明确; ③ 来源含糊,传递方向明确; ④ 来源明确,传递方向含糊。 ① 的例子是艺术,
② 的例子是数学,公司创新主要是③ 与④ 。 一个创新公司必须融合这四种模式,一个好的经理必须
创造条件使之共存,尤其是建立引导模式③ 和④ 的知识转移的结构。 伯劳德教授还论述了通过比
喻、类推、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经营管理可以激发创新。 为了对创造性有利,组织结构应为含糊的
知识留下些必要的空间。 这样的组织不应是一个时钟式的组织结构(一个部件的损坏就导致整个
系统的破坏)而应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许多互补机制。 管理不能抹杀好像是非科学的创
新,如本田公司设计人员的口号是:“汽车进化论”,这个比喻联系了两个矛盾的概念: 机械(汽车)
与生物(进化)。 它引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汽车是一种生物,它会怎样进化呢? ———这种思维引
出了设计新模式。 佳能公司设计人员则把佳能复印机滚筒类推至一次性啤酒罐(也是一种滚筒)而
发明了一次性滚筒。
(3 ) 科学与应用的协调。 过去的经营管理学曾由一大堆规律构成,这些规律来源于“权威的实
践”,允许“以主观的确定性替代客观的不确定性”,这充满了危险。 在极端的例子中,当事实与理论
不符时,有人就会说是事实本身错了,越南战争就是由这种类型的管理导致机能障碍的最好例子。
经营管理也采用由科学派生的科学工具,但却被错误地冠以“科学管理”,采用统计学,优化研究,线
性代数,图论并不表明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性。 经营管理学无法从实验证明什么等于什么,
什么因导致什么果,可是经营管理学至少是一门人文科学,其目标不在于把人类行为简化为数学等
式,而是通过科学途径对观察到的事实作出更好的解释。 例如,是方法而不是结果使历史成为一门
科学,这同样适用于经营管理学,伯劳德教授还阐述了经营管理必须容忍错误和怀疑。 最后他论述
了在高技术行业中,经营管理趋向于消除传统管理中高层经理决策,中层经理执行的差别,趋向于
多样化。 学院已经是一个任务多样化的例子,学院教授们把对时间分配为: ① 行动(教学、出版、合
约咨询); ② 基本研究; ③ 对所在组织的管理,公司发现多样化对公司有许多好处。
现任学者学会国际联盟主席,日本大学野口佑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宏观高技术体系与微观高
技术经营管理》的主题报告。 野口佑教授认为,在当代管理科学中,如何处理经营管理和宏观经济
系统的关系已成为中心和基本问题。 迄今为止,管理科学总把宏观经济体系作为微观经营管理的
环境来看待。 可是自1980年以来,高技术的变化导致了工业体系和公司管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
切,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因此有必要分析高技术对宏观经济体系和微观经营管理
的异同点。 此外,竞争与合作不仅在一国范围内,也在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密切相关。 只用传统的竞
争理论来解释已经不够充分。 “企业间的竞争”和“工业间的竞争”由于高技术的变化正在迅速地改
变,其复杂性、矩阵性及网络性不仅在技术地图的基础上,也在工业地图的基础上发展和进步。
野口佑教授分析了宏观高技术体系关联表和微观经营管理关联表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他认为,高技术体系表的发展不仅融合了生产资料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也提高了工业的复杂程度和
相互融合程度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它进一步提供了技术关联网络的基础并创造了网络工业结构。
作为一种结果,生产系统也从传统的泰勒和福特系统中浮现出来,产生了多品种小规模的生产方
式,它以可替换元件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形成了生产多产品的生产线以适应市场。
通过弹性劳工组织的标 准 化 和 吸 收 现 代 及 传 统 的 管 理 办 法, 丰 田 生 产 方 式 在 看 板 系 统
(KANBAN )和适时生产系统(JIT )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纵横交织、矩阵式的生产组织。 但宏观尖
端技术的高级发展超越了丰田生产方式,在网络技术相关表的基础上创造了网络工业结构,并正在